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90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提出了亲水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烟草部位中烟碱含量的方法。采用Atlantis HILIC色谱柱(150mm×4.6mm,5μm)分离,以乙腈、10mmol·L-1乙酸铵溶液和冰乙酸以体积比72比28比2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0nm处进行测定。烟碱的质量浓度在0.001~0.1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17mg·L-1。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2%~9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0%。从烟草的不同部位取样,按本法分析,结果表明:其烟碱含量从烟叶的上部、中部、下部至烟梗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2.
基于Chem3D Ultra 7.0软件中的MOPAC半经验方法 AM1,计算了13种呋虫胺衍生物的19个量子化学和理化参数(包括ELUMO、EHOMO、△E=ELUMO-EHOMO、QC1、QC2、QN、QN1~QN4、QO、QO、μ、Hf、Ve、E0、Cv、Sm等)。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呋虫胺衍生物对褐飞虱杀虫活性与上述结构参数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呋虫胺衍生物对褐飞虱杀虫活性的大小与ELUMO、QN1呈负相关,而与QC2正相关。所建的最优三变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R2=0.928、Rcv2=0.805、Rcv-22=0.797)和较高的稳健性(Radj2、F、VIF、t、AIC和FIT等检验)。设计与预测了4种新颖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在浓度为500mg/dm3下,它们的杀虫活性预测值均超过115%。所建模型可为化学工作者合成新型高效新烟碱类化合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蜂蜜中吡呀酮、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烯啶虫胺、噻虫胺、呋虫胺和氯噻啉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以水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酸性Al2O3净化,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3.0mm,1.8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重反应监测(MRM)检测目标分析物,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9);方法检出限为0.3~0.8μg/kg;定量限为1.0~2.5μg/kg;在2.5、10、25μg/kg三个添加水平下,杂花蜜、油菜蜜、棉花蜜和葵花蜜四种基质样品中9种杀虫剂的平均回收率在81.7%~106.7%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4.2%~9.4%之间。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相似文献   
84.
β-烟碱标准样品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B/T 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开展了β-烟碱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工作。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柱色谱、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制备β-烟碱样品,通过UV,IR,MS和NMR等方法对β-烟碱样品进行结构鉴定,并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采用8家实验室进行联合定值,对定值结果进行数据分析。β-烟碱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为99.12%,置信度95%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4%。所制得的β-烟碱样品满足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的要求,可用于有关烟草产品中β-烟碱的检测,以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微波膨胀梗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掺配量对烟支主流烟气指标包括抽吸口数、焦油、烟碱及一氧化碳的影响,并与传统梗丝掺配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滤嘴通风、13%掺配量时,"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样品"较"传统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增加0.18口/支,焦油量降低0.867 mg/支,烟碱量降低0.055 mg/支,一氧化碳降低0.726 mg/支;2接装纸不通风时,随梗丝掺配比例增加,传统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有成比例降低趋势,而微波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基本保持在7.7口/支不变;3较传统梗丝掺配样品,试验条件下6组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样品的吸阻均值高51 Pa;4微波膨胀梗丝的自由燃烧速率略低于传统梗丝,分别为11.51 mm·min-1、12.04 mm·min-1;5微波膨胀梗丝降低焦油、一氧化碳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梗丝,焦油、一氧化碳释放量均值分别降低0.4 mg/支、1.0 mg/支,降低烟碱的效果略低于传统梗丝。  相似文献   
86.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10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盐析后,提取液经50 mg C18、 50 mg GCB和200 mg PSA净化,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农药在0.1~1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5,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在1, 5和20μg/kg添加水平下,1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3.5%~119.1%,相对标准偏差在0.60%~11%之间。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10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批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7.
含4-噻唑啉酮环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等排原理和新烟碱类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理, 以4-噻唑啉酮(4)为中间体设计合成了2-取代-3-(2-氯-5-吡啶亚甲基)-4-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8a~8c)和5-芳基次甲基-2-芳基-3-(2-氯-5-吡啶亚甲基)-4-噻唑啉酮(5a~5e)两类化合物. 中间体(4)由醛、胺和巯基乙酸缩合得到.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化合物8b显示出很好的抗HIV-1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88.
Low-temperature heat capacities of 2-chloro-N,N-dimethylnicotinamide were precisely measured with a high-precision automated adiabatic calorimeter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82 K to 380 K. The compound was observed to melt at (342.15±0.04) K. The molar enthalpy AfusionHm, and entropy of fusion, △fusionSm, as well as the chemical purity of the compound were determined to be (21387±7) J·mol^-1, (62.51±0.01) J·mol^-1·K^-1, (0.9946±0.0005) mass fraction, respectively. The extrapolated melting temperature for the pure compound obtained from fractional melting experiments was (342.25±0.024) K.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 data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temperature 298.15 K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heat capacity measurement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82 to 325 K.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compound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 scanning calorimetry.  相似文献   
89.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binary complexes of Mn^2 with nicotinamide (NA) were determined from potentiometric pH titrations data at 15.0,25.0 and 35.0℃ and I = 0.1,0.2,0.4 molL^-1 (NaClO4). The formation of binary 1:1 , 1:2 NA-Mn complexes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 on their stability were reporte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0,△Sf^0,△Hf^0) for the complex formation reaction were estimated from stability consta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90.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烟草萃取物中的烟碱和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华  孙心齐 《分析化学》1992,20(11):1324-1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