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1篇
  免费   1280篇
  国内免费   635篇
化学   925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174篇
综合类   218篇
数学   1448篇
物理学   282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用微波场作用到V型三能级原子的两个激发态能级时,系统跃迁路径之间发生交叉耦合导致了量子相干效应.通过调节微波场的强度,可实现对原子吸收和色散性质的改变,并呈现零吸收高折射率现象.此外,微波场诱导的量子相干也可实现相对相位对探测光增益的控制.  相似文献   
82.
王跃钢  超斌  杨家胜  左朝阳  崔祥祥 《物理学报》2013,62(10):100504-100504
传统的混沌控制方法大多需要获知混沌系统的模型知识, 但是工业实际中系统的参数经常是未知的,与此同时系统建模过程当中经常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未建模的动态不确定性, 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混沌控制方法不能取得优化的控制性能指标.为解决此问题, 提出了一类基于无模型方法的混沌系统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驱动, 无需混沌系统的先验知识, 无需训练过程, 在线调整参数较少, 是一种低成本的控制器.数学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仿真结果说明了这种理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混沌控制 自适应 无模型 数据驱动  相似文献   
83.
一类参数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的脉冲滞后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铁东  张化光  王智良 《物理学报》2007,56(7):3796-3802
针对一类具有传输信道时间延迟且参数不确定的统一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脉冲控制同步方法.该方法将两个非自治混沌系统之间脉冲同步的实用稳定性问题转化为同步误差系统在原点的实用稳定性问题,基于脉冲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同步误差系统在原点的实用稳定判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统一混沌系统 混沌同步 脉冲控制 实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张莹  徐伟  孙晓娟  方同 《物理学报》2007,56(10):5665-5673
讨论了具有有界随机参数的随机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的随机混沌现象,并利用噪声对其进行控制.首先运用Chebyshev多项式逼近的方法,将随机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转化为等价的确定性系统,使原系统的随机混沌控制问题转换为等价的确定性系统的确定性混沌控制问题,继而可用Lyapunov指数指标来研究等价确定性系统的确定性混沌现象和控制问题.数值结果表明,随机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的随机混沌现象与相应的确定性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极为相似.利用噪声控制法可将混沌控制到周期轨道,但是在随机参数及其强度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5.
张广才  张洪钧 《中国物理快报》2003,20(11):1924-1927
We propose a simple feedback cooling method, including both the component feedback and the velocity feedback,for cooling a charged particle pair in a Paul trap. It is found that the system can be cooled to periodic orbits;and if control intensity is strong, the system can be cooled to a one-periodic orbit, which is only in a horizontalpla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oled system is also robust for noise.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控制密封容器中的水汽,建立有利于物品长期贮存的干燥环境气氛,采用理论、设计与试验验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项目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由于美国调整其核战略,对国际核战略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学科加强了我国核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发布“白皮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继续跟踪研究与战略稳定性相关的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分析研究了核不扩散条约的进展情况,对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要求有核国家在核裁军过程中采取的13个步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为2005年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88.
知心 《应用光学》2005,26(6):7-7
AN/VAS-5 DVE是一种被动式非制冷热成像系统,供战斗或战术轮式车的驾驶员使用。它可以在有烟、雾和灰尘等天然或人为障碍物的情况下昼夜连续地工作。DVE的传感器包括第二代热像仪,热像仪可以为高质量的平板显示器和控制单元(商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提供模拟视频信息。DVE的视频图像还可以传送给车辆其他显示器。显示器有一个显示地图和数字化战场信息的输入端口。  相似文献   
89.
We study the soliton mobility in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 with an imprinted fading optical lat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verse mobility of solitons varies with the lattice decay rate and the nonlocality degree,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all-optical control of light.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of a cylinder wake in shear flow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The effects of the shear rate and Lorentz force on the cylinder wake,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dynamic force, and the drag/lift phase diagram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is revealed that Lorentz forc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ield Lorentz force and the wall Lorentz force and they affect the drag and lift forces independently. The drag/lift phase diagram with a shape of "8" consists of two closed curve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halves of the shedding cycle dominated by the upper and lower vortices respectively. The free stream shear (K 〉 0) induces the diagram to move downward and leftward, so that the average lift force directs toward the downside. With the upper Lorentz force, the diagram moves downwards and to the right by the field Lorentz force, thus resulting in the drag increase and the lift reduction, whereas it moves upward and to the left by the wall Lorentz force, leading to the drag reduction and the lift increase. Finally the diagram is dominated by the wall Lorentz force, thus moving upward and leftward. Therefore the upper Lorentz force, which enhances the lift force, can be used to overcome the lift loss due to the free stream shear, which is also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