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化学   48篇
力学   777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细观本构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混凝土材料看成是水泥砂浆基体和粗骨料颗粒组成的2相复合材料,假设水泥砂浆基体和粗骨料颗粒均为弹性、均匀、各向同性的,粗骨料颗粒为球形。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Eshelby 等效夹杂理论推出了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在Horii和Nemat-Nasser提出的脆性材料在双轴向压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滑移裂纹模型基础上,运用细观力学方法推导了微裂纹对材料弹性模量的弱化作用以及微裂纹的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混凝土材料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一维动态本构模型,模拟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良好,因而可以用该模型模拟混凝土材料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2.
高强混凝土徐变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桥所用C60高强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开展了自然环境下配筋高强混凝土的徐变力学试验.为获得徐变试验所需75t的加载力,设计并制造出95t的徐变加载装置,解决了混凝土徐变试验大吨位加载的问题.针对应变测试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应变测试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应变计温度影响的修正方法.通过试验结果与现行桥规JTG D62-2004的比较得出:配筋高强混凝土徐变系数远小于规范取值,且在170天后徐变系数有收敛的特征.试验结果说明,实桥所用C60高强混凝土的徐变可以满足桥梁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3.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根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为基础,建立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沿用了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分析中栓钉的荷载-滑移曲线及断裂模型,提出了新老混凝土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界面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了一次加固、不同损伤加固及持载加固等加载情况下加固构件受力全过程和受弯破坏以及新老混凝土剥离破坏等破坏形态下加固试件的受力性能.在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后,分析了钢板厚度、加固部分高度及长度等参数对加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RC梁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大尺寸混凝土一维动态拉伸实验及其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混凝土一维拉伸层裂实验进行了探讨,并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试件截面应力分布均匀,满足一维拉伸层裂实验中的截面应力均匀的假设;在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情况下,模拟结果也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5.
将MEPH2Y程序和LTZ-2D程序衔接在一起,应用于分析射流、射弹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问题.模拟射流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以及靶板的损伤破坏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6.
陈江  刘浩吾 《力学学报》2009,41(4):542-548
对分布式光纤裂缝检测技术中光纤-混凝土复合体的微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考虑了涂覆-护套、护套-混凝土双界面的状态非线性,混凝土采用双线性各向同性强化模型以消减局部应力集中,避免护套-混凝土之间的过度穿透. 采用试验确定的接触对力学参数,用ANSYS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光纤-混凝土复合体的微观应力分布及光纤的曲率分布. 定量分析了缝宽与弯曲损耗的关系,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从理论上验证了光纤布置方式、护套厚度对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为分布式光纤裂缝检测技术提供了修正的微观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7.
BEHAVIOR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specimen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cycles of freeze-thaw was complete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weight loss, the cubic compressive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cleavage strength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were measured after 0, 100, 200, 300, 400 cycles of freeze-tha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strength decreased as the freeze-thaw was repeated. The influences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weight los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design and the life prediction of dams, hydraulic structures, offshore structures, concrete roads and bridges in northern cold regions.  相似文献   
158.
强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动态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混凝土强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研究,以修正Ottosen四参数破坏准则为流动法则,引入损伤,构造了一个塑性与损伤相耦合的动态本构模型用于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冲击特性.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引起混凝土材料弱化的两种不同的损伤机制:拉伸损伤和压缩损伤.其中,拉伸损伤是由微裂纹的张开和扩展引起的,通过拉伸应变来控制;压缩损伤相关于微空洞体积分数比的演化,并通过微空洞塌陷引起的压缩应变来控制,由此压缩损伤和拉伸损伤就完全耦合了.通过模型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显著增加,即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增大,同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模拟曲线与实验曲线拟合良好,因而可以用该模型模拟混凝土材料在强冲击荷载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对3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加腋节点的传力机理以及预应力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通过量测节点内的箍筋应变,穿过节点核心区的预应力筋对节点核心区双向交替斜向受压混凝土有重要约束作用,改善了节点的抗剪能力。梁端水平加腋节点中预应力筋不穿过节点核心区时,只要在节点核心区配置适量的箍筋,保持节点后期的强度和刚度,也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60.
研究2008奥运工程------鸟巢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凝固温度应力及其预防 技术.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构件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并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混凝土 收缩应变、徐变应变以及应力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基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数 值模拟,对于预防混凝土开裂和超强区的养护措施提出了最佳解决方案,大幅度节省了时间、 降低了实测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