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14篇
化学   7912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95篇
综合类   222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15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1139篇
  2001年   874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669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66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新马兜铃内酯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绵毛马兜铃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倍半萜内酯, 它的分子式由高分辨质谱数据确定为C~1~5H~2~0O~2, 它的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 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a=0.6275(3)nm, b=0.8057(4)nm, c=1.3622(6)nm; α=88.78(4)°,β=91.44(4)°, γ=105.20(4)°; Z=2.3107。  相似文献   
182.
PAN是常用的有机络合剂和光度显色剂[1~ 4 ]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空气等样品中的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检测 ,但其水溶性较差 ,在检测过程中需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增加其溶解度 ,操作较为烦琐。同时PAN对比色皿的吸附较强 ,比色皿污染严重。汤福隆等[5] 在PAN的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合成了PAN S ,显著改善了其水溶性。目前 ,PAN S已应用于食品、水质中铜、锌、钯等的光度法测定[6~ 8] ,而将其应用于样品中铁测定的分析方法 ,则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 [6~ 8]的基础上 ,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铁的方法 ,不经…  相似文献   
183.
研究了在pH 5.5的弱酸性介质中, 利用Al(Ⅲ)对Cu(Ⅱ)催化H2O2氧化邻氨基酚显色的指示反应的活化作用.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和反应进行的程度.通过在424 nm下测量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催化光度法测定活化剂铝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4~0.25 mg/L,检出限为1.6×10 -6 g/L.用于水样和茶叶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4.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5.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在酸性介质中,是青Ⅰ与NO_2~-发生亚硝化反应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NO_2~-的新方法。在0.06mol/L盐酸介质中。天青Ⅰ的亚硝化产物于-0.65V(vs.SCE)产生一灵敏的二次导数峰。峰高与NO_2~-浓度在0.002~0.24μg/m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方法应用于水样、土壤中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芪中锌的含量,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01%.变异系数为1.50%.  相似文献   
187.
此外,尚有二硫酚、邻羟基酚类试剂、酸性三苯甲烷类试剂、偶氮类试剂以及荧光酮类试剂等也都有应用于钨的光度测定的实例。但由于共存元素的干扰以及方法的成熟程度等问题尚未完全得到解决,在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其中,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对钢铁中低含量钨的测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举两例说明:例1:邻氯苯基荧光酮(o-Cl-PF)-CTMAB光度法测定钢及合金中低含量钨[w(W)0.01%~0·50%]。称取试样0.100 0~0.200 0 g,溶于硫酸-磷酸混合酸(H2SO4+H3PO4+H2O=3+10+12)10 mL中,滴加浓硝酸约1 mL氧化,蒸发至冒白烟,冷却,加水溶解盐类后冷…  相似文献   
18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砜霉素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甲砜霉素的紫外吸收特征,建立了以乙腈-水为溶媒、(225±1)nm为最大吸收波长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30%。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5批甲砜霉素片的含量,并与中国药典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9.
本文测定了位于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的Hind Ⅲ K片段左端,由1893个碱基所组成的开放读码框架K1(ORF K1)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利用微机对ORFK1所编码K1蛋白的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K1蛋白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成员在蛋白质一级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同源性,通过点阵分析和序列同源排列,证明K1蛋白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可能具有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其他成员相似的活性中心及其他特征序列。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痘苗病毒的进化地位及所编码蛋白的功能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0.
用碳糊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桑色素的含量。在0.15mol·L-1NH4Cl 氨水缓冲溶液的介质中富集120s,桑色素在+0.10V(vs.SCE)左右出现阳极溶出峰。其峰电流的大小与桑色素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4.00×10-6~1.40×10-5mol·L-1,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可达1.00×10-6mol·L-1,回收率为99.87%~102.01%。此法不用汞电极,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捷,成功地用于甘草提取物中桑色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