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9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78篇 |
晶体学 | 21篇 |
力学 | 3篇 |
综合类 | 13篇 |
数学 | 2篇 |
物理学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求活化能时速率常数中可以用压力单位崔晓丽(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石家庄050016)恒温恒容理想气体的反应中,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由于压力比浓度容易测定,也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对n级反应,若... 相似文献
63.
萃取有机相中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赊P507钾盐外,PSO7理、钠、按盐和P204的理、钠、钾、按以及有机接盐等与醇一油一水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形成微乳液.因此,进一步搞清这些体系形成微乳液的结构、性质和稳定性,对革取化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曾对PSO7(K)一醇一正庚烷一水四组分体系的结构参数[’j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过研究,观察到辅助表面活性剂性质和含水量对微乳液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测定微乳液电导的变化,研究含有不同醇和不同量水时,P507(K)在革取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颗粒的活化能(凸E),并用凸E的大小来描述和比较微乳液的界面膜强度… 相似文献
64.
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三种厌氧菌---吉氏类杆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黑色消化球菌的生长发热功率曲线。根据广义logistic方程, 建立了细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方程:ln[P/(Pm-P)^v^+^1]=ln[P0/(Pm-P0)^v^+^1]+k.t。由此热动力学方程, 求得了细菌的生长常数k, 根据Arrhenius公式求得吉氏菌的生长活化能Ea=59.7kj/mol, 应用过渡态理论得到吉氏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化力学参数, 这个热动力学方程描述的是一系列不规则的细菌生长过程发热曲线, 将它与经典的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比较, 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的CuO-ZnO/Y-zeolite双功能催化剂上CO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动力学,按一氧化碳加氢先合成甲醇,再由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两步串联的反应机理,分别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该催化剂对甲醇合成及甲醇脱水的机理作了探讨。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能较好吻合,两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7.98kJ/mol和30.62kJ/mol。 相似文献
66.
用原子矩阵法对工业级次氯酸钠水溶液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矩阵法探讨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aClO的强氧化性主要是靠NaClO分解出的原子氧[O]而得以体现,反应时间越长,分解越彻底,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反应宏观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浓度和温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68.
本文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消除内扩散和外扩散的影响,对两种CaO质量分数均为75%的合成钙基吸收剂进行了本征动力学实验。通过晶粒模型分析,找到了完全由表面反应控制的本征动力学阶段,分析其本征反应动力学特性,得到本征反应速率常数k_s和活化能E,并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种合成吸收剂的活化能均小于石灰石吸碳反应的活化能;合成吸收剂的吸碳反应速率与石灰石分解CaO的吸碳反应速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本研究同时得到了反应动力学控制阶段吸碳反应速率与驱动力CO_2分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重态GeH2与HNCO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用QCISD(T)/6-311++G**方法计算了各个驻点的单点能。计算表明单重态的锗烯与异氰酸的反应有抽提氧、插入N-H键、抽提亚氨基的共七条反应路径。采用经Wing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分别计算了1个大气压、不同温度下反应势垒较低通道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插入N-H键反应(GeH2+HNCO→IM7→TS6→P2)通道在温度400K~1400K内,有较高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为主反应通道,主产物为GeH3NCO。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