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25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4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蒸气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作用,表明可分为反应性的和非反应性的两种。同时,对于非反应性的作用,依冷结晶峰面积的变化,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冷结晶峰面积不变,经诱导期后下降,无诱导期而迅速下降。双冷结晶峰现象在一些非反应性溶剂处理过的PET试样的DSC曲线也观察到。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the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e 3H2+CO) were investigated in a membrane reactor (MR) with a hydrogen permeable membrane. The studies used a novel silica-based membran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technique with a permeance for H2 of 6.0×l0-8 mol·m-2·s-1·Pa-1 at 923 K. The results in a packed-bed reactor (PBR)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membrane reacto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773-923 K) and pressures (1-20 atm, 101.3-2026.5 kPa) using a commercial Ni/MgAl2O4 catalyst.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e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R by the countercurrent removal of hydrogen at all temperatures and allowed product yields higher than the equilibrium to be obtained. Pressur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hydrogen yield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permeance of hydrogen. The yield of hydrogen increased with pressure and reached a value of 73×10-6 mol·g-1·s-1 at 2026.5 kPa and 923 K which was higher by 108% than the value of 35×10-6 mol·g-1·s-1 obtained for the equilibrium yiel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silica-based membran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with various other membranes a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等温蒸发的方法,研究了 Li~+,Mg~(2+)∥Cl~-,SO_4~(3-)-H_2O 体系(25℃)介稳相平衡,绘制了介稳相图,测定了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率和某些液相点的蒸汽压.该介稳相图由六个结晶区构成,即 LiCl·H_2O、LiCl·MgCl_2·7H_2O、MgCl_2·6H_2O、Li_2SO_4·H_2O、MgSO_4·7H_2O 和 MgSO_4·6H_2O相区.该体系的25℃介稳相图和稳定相图的差异是,新结晶区 MgSO_4·6H_2O 的出现,使 Li_2SO_4·H_2O 相区扩大,其它相区缩小.根据 Pitzer 电解质溶液理论,用单纯形法在 M68000计算机上进行了体系溶解度关系的计算,并获得了计算的溶解度数据,绘制了计算的相图.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环磷酰的示波极谱法。环磷酰胺经亚硝化反应后,其产物在0.1mol/L HCl介质中于-0.490V附近出现一清晰的阴极还原波。在1.0×1-^-4mol/L范围内,浓度与波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5×10^-8mol/L.用于针剂,注剂和尿液中环磷酰胺的测定均获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用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测定汽油和柴油蒸汽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装置,以H30^ 、N0^ 为初始离子对汽油和柴油蒸汽进行了研究,质谱分析表明,汽油和柴油主要由C—H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以及芳香烃。在这几种成分中,烷烃都占有最大的比例;汽油蒸汽和柴油蒸汽最大的区别是柴油蒸汽中长链大分子的挥发性C—H化合物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汽油蒸汽。文中还给出了以H30^ 、N0^ 为初始离子所得到的汽油蒸汽的质谱图,以及汽油、柴油蒸汽中各种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的膜法分离,大多采用渗透汽化方法,少有采用蒸汽渗透法。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对以蒸汽渗透和渗透汽化两种方式分离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甲醇质量分数为0.01-0.30)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甲醇质量分数低于0.05时,蒸汽渗透较渗透汽化法的分离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7.
重度原油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氧化反应对现场燃烧(ISC)技术点火的成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采用高压氧化管,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下,新疆克拉玛依重度原油的低温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低温氧化反应的放热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气体产物有明显影响.适合油样低温氧化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50℃和10MPa.此外,采用纯组分替代原油族组分进行低温氧化实验,研究低温氧化反应对原油族组分(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所含族组分中,芳香烃组分最易被氧化,其含量由氧化前的19.17%减少到12.38%(150℃)和9.51%(250℃).随着低温氧化过程的进行,结构复杂的族组分(胶质、沥青质)的含量明显增加.实验数据对油藏实施注空气技术,以及该技术现场实施条件的确定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麦秆和稻壳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热解温度、热解速率以及蒸汽活化温度条件下制备了生物质焦,采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测定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参数。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速率、活化温度和模拟烟气中SO2和NO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焦吸附SO2和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活化可以显著提高生物质焦的BET比表面积、D-R比表面积、D-R微孔容积和总孔容,降低其平均孔径,并显著增加蒸汽活化生物质焦对SO2与NO吸附的起始穿透时间和吸附量。快速热解下制得的蒸汽活化焦对SO2和NO的吸附效果优于慢速热解,热解温度为873 K的蒸汽活化焦的吸附性能明显好于热解温度为673与1 073 K的蒸汽活化焦。在973~1 173 K下,随着蒸汽活化温度的提高,蒸汽活化生物质焦对SO2和NO的吸附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模拟烟气中SO2与NO浓度的降低,蒸汽活化生物质焦对SO2与NO吸附的起始穿透时间延长,但相应的SO2和NO吸附量下降。在873 K、快速热解和1 073 K条件下制得的蒸汽活化麦秆焦对SO2和NO吸附量最大,其值分别为109.02和21.77 mg/g。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稀释蒸汽中Na+及积炭对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 及离子交换后催化性能.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XRF)光谱、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氨脱附(NH3-TPD)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失活和再生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在101325 Pa、470℃ 和甲醇空速(WHSV)为1.0-3.0 h-1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其催化甲醇制丙烯性能. 结果表明: MTP反应970 h后的催化剂晶体结构和形貌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但稀释蒸汽中Na+极易扩散至催化剂表面,部分取代H质子的位置, 从而使催化剂酸性逐渐下降而中毒失活; 另外, MTP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导致分子筛微孔堵塞是造成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可通过烧炭再生过程消除, 而水蒸汽脱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缓慢但更严重. 用再生和离子交换处理后, Na+中毒催化剂MTP反应性能基本完全恢复. 在470 h反应过程中, 甲醇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 丙烯选择性大于46%, 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乙烯选择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王淦平  李春霞  金晓  黄华  刘振帮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5):053003-1-053003-4
分析了采用单一同轴磁场时强流相对论多注阴极的侧端发射问题,研究了在不同磁场内半径和多注漂移管长度情况下多注电子束的传输效率。研究发现:由于引导磁场尺寸有限,高压下多注阴极杆及多注阴极柱的电子束发射是影响多注电子束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且该部分电子束对多注漂移管入口管壁的轰击直接影响了多注速调管的重频能力。设计了采用永磁铁和同轴磁场组合工作的强流相对论多注二极管,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证明:基于组合磁场的多注二极管可明显减弱甚至抑制多注阴极发射球头以外的电子束发射,并且组合磁场的磁场位形和强度可满足强流相对论多注电子束的高效、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