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6篇 |
免费 | 18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9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96篇 |
综合类 | 31篇 |
数学 | 82篇 |
物理学 | 10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在许多民用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背景.而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微喷形成过程,包括微射流、碎裂以及微层裂的物理过程的研究中尚存在许多空白.介绍了国内首次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的金属材料微喷回收实验,实现了激光加载下低密度泡沫材料对微喷颗粒的回收,对回收样品进行了X光CT分析,通过图像重建,获得了回收微喷颗粒的三维图像,以及颗粒不同形态分布、颗粒尺寸、颗粒质量等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32.
在基于结构光照明的三维面形测量中,针对有孤立区域物体的条纹图像存在不规则缺陷的问题,提出先对其进行Gerchberg迭代,消除或减少条纹缺陷,获取较完善的迭代条纹,然后再利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重建面形。设计了迭代流程,并分析了影响迭代精度的因素,解决了光学加工用具磨盘表面不完善条纹Gerchberg迭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功地重建了磨盘的三维面形。该工作为表面存在孤立区域的被测物体三维面形测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方案,也给可实时形变的应力盘三维面形动态测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测量偏折术波前检测的三维流场流动显示方法。光线经过流场后的方向偏转反映流场内部折射率变化,根据逆哈特曼波前检测模型,通过同时记录多个视角的光线偏折量,利用迭代反演重建技术对流场进行三维重构。详细介绍了测量原理以及算法,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高速流场瞬态流动结构的三维重建,密度场重建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ms)约为0.19 kg/m-3,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非接触式定量测量、精度高、装置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实现大视场定量的复杂三维流场密度测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杨鑫李宏宁陈豪赵海高雅孺 《光学与光电技术》2023,(6):28-33
阴影形状、偏转测量和光度立体法等多种手段都能得到场景的法线场,需要进一步重建才能获得高度场,因此由法线场重建场景的深度信息值得研究。提出一种由离散法向量恢复高度场函数的方法。首先,基于离散几何的原理,逐行估计场景的行高度值;然后计算少量列高度;最后根据列高度值,逐行调整各行的高度平均值,得出整个场景的高度分布,其中在估计行高度值与列高度值的过程都运用了最小二乘法。该方法由于减少了优化的数据量,不需要大型的矩阵运算和运算内存,并且对于物体表面连续并且光滑的曲面会有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曲面连续突变较少的场景的深度恢复较好,但对于突变较多的场景,所恢复出的高度会有横条纹。 相似文献
35.
36.
37.
在激光电光调制补偿测量光相位延迟量过程中,加入交流调制电压形成倍频接收信号,获得消光的精确定位,能提高测量精确度。通过调制信号形状变化与相关参量之依赖关系,可拓展测量范围,解决在某些点附近无法测量波片相位的"盲区"问题。根据接收到的调制光信号形状变化趋势与待测波片样品方位、延迟量、旋转方向等条件的联系,在待测波片快轴选定后,通过波片旋转影响信号形状变化规律的观测,可敏锐地甄别在半波点或全波长点附近波片的正负偏差特性,从而解决了一般偏振干涉补偿测量相位无法解决的测量盲区问题。不改变测量系统结构也不需添加任何器件,适应于最小延迟偏差≥λ/360的情况。 相似文献
38.
39.
40.
在线性近似条件下,量子化了非线性薛定锷方程,用后向传播法数值求解了初始振幅和波形对光孤子压缩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增大初始振幅在初始一定距离范围内能减小压缩比,接近理想光孤子的脉冲波压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