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化学   711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242篇
物理学   210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婷  管斌  林赫  朱霖 《催化学报》2014,35(3):294-301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Ti0.9Mn0.05Fe0.05O2-δ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催化剂的NO和NH3稳态吸附以及NO和NH3瞬态反应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 结果表明,相比于Lewis酸性位,150℃时Brönsted酸性位吸附的NH3更具有SCR活性;与双齿硝酸盐和桥式硝酸盐相比,NO吸附产生的单齿硝酸盐是主要的中间物种;该SCR反应遵循Eley-Rideal和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但以后者为主. 另外,O2的存在有利于NO的氧化和配位态NH3的活化.  相似文献   
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nylon-6,6 solutions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ir electrospun nanofibers was established. The viscosity of nylon-6,6 in formic acid(90%) was measur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5 wt%-25 wt% using a programmable viscometer. Electrospinning of nylon-6,6 solutions was carried out under controlled parameter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nanofiber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respectively.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ce) was found to be 15 wt% and a power law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viscosity an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with exponents of 2.0 and 3.3 for semi-dilute unentangled(c ce) and semi-dilute entangled(c ce) regimes, respectively. The diameter and uniformity of the nanofibers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viscosity. Moreover,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zero shear rate viscosity and normalized concentration(c/ce) in a power law relationship with exponents of 0.298 and 0.816, respectively. For nylon-6,6 solutions, the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ce = 15 wt%) provides the threshold viscosity require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polymeric jet during electrospinning and producing uniform beadless fibers. For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ce, beaded fibers with some irregularities are formed. DSC analysis showed an increase in crystallinity of all electrospun samples compared to original polymer. Furthermore, Based on FTIR spectroscopy, α phase is dominant in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nd minor amount of β and γ phases is also available.  相似文献   
93.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先锋褐煤(XL)、小龙潭褐煤(XLT)和胜利褐煤(SL)及其萃取残渣表面有机氮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三种萃取残渣表面五种有机氮的含量分布各异,但均以吡咯型氮为主。考察了在300℃下Na OH催化的褐煤萃取残渣的超临界甲醇解反应,XL、XLT和SL萃取残渣超临界甲醇解所得石油醚可溶物的收率分别为46.0%、43.8%和47.6%(质量分数)。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 S)分析石油醚可溶物中的含氮化合物(NCCs)。结果表明,NCCs主要包括N_1、N_1O_1-N_1O_5、N_2、N_2O_1-N_2O_4、N_3O_2和N_5O_2-N_5O_4类化合物。根据不饱和度和碳原子数的分布推测了NCCs的分子结构特征,表明绝大部分NCCs含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吡啶和氨基的形式存在于芳环结构中,以1-3个芳环的结构为主。褐煤中的-C-O-桥键的断裂是生成NCCs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4.
张庆典  马宏伟  杨益  肖安琪 《力学学报》2022,54(7):1755-1777
平面叶栅气动试验传统上是验证压气机、涡轮的基元性能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平面叶栅开展了大量的流动测量试验, 以揭示叶栅内部复杂流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探索减小叶栅内流动损失的方法. 本文从试验装置、测试技术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 综述了近年来平面叶栅气动试验研究的进展情况. 首先介绍了平面叶栅试验装置的发展及提高平面叶栅试验段流场品质的措施; 其次介绍了叶栅气动试验采用的部分流场测试技术, 包括叶片表面压力场、叶片表面温度场、内流速度场及流场可视化等测试技术, 分析了这些测试技术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梳理了近年来平面叶栅试验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及进展, 包括跨音速叶栅中的激波研究, 叶顶间隙泄漏流动研究, 叶型优化研究, 多尺度非定常旋涡结构研究, 振动环境下叶栅流场研究等; 最后对平面叶栅气动试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了解叶栅内复杂流动现象及本质, 为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压气机、涡轮的气动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荧光法猝灭测定木槿叶中混合氨基酸的总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氨基酸能猝灭壳聚糖-茚三酮体系荧光,基于此,对木槿叶中混合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对该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讨论.线性范围为0.5~3.0 mmol/L,检出限为0.1 mmol/L.木槿叶干粉中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1.3%,回收率为102.5%~94.3%.  相似文献   
9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忍冬藤和叶中8种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正明  李会军  李萍  汤丹  秦素娟 《分析化学》2007,35(8):1159-1163
建立了多波长分析忍冬藤和叶中化学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80A,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3%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40、330、360nm;柱温38℃。各指标成分的检出限均低于0.29mg/L;精密度RSD均低于2.29%;标准加入的回收率为91.2%~103.6%。应用新建立的方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忍冬藤和叶中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忍冬藤和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7.
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是多相混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假定混输泵叶轮内为泡状流动,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气液两相双流体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对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部两相三维紊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水气混合工况下的流场分布特点.对含气率GVF=15%工况下的扬程特性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输泵叶轮流道采用较小的径向尺寸差能较好地避免离心力所引起的气液分离,防止气堵现象的发生;叶轮进口部分存在的低压旋涡区容易使气体积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叶轮进口区的水力设计.  相似文献   
98.
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透射方式对新鲜苹果汁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进行了快速定量分析。实验共测定了60个果汁样品的SSC,并采集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42个样品用来建模,剩下的18个用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对实验室测得的SSC与FTNIR光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TQ 6.2.1定量分析软件中集成的主成分回归法(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了检测模型。该研究对比了不同光谱范围内建立的检测模型的性能。根据预测平方根误差(RMSEP)和相关系数(r2)进行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的新鲜苹果汁SSC预测模型的RMSEP=0.603 0Brix,r2=0.997。结果表明FT-NIR可以作为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来评价新鲜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99.
FTIR监测北京地区CO2和CH4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明显上升,其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CO2和CH4是大气中主要的两种人为温室气体,对它们进行连续的测量,获取它们长时间变化情况对大气环境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监测这两种气体的主要手段是气相色谱方法.鉴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使用开放式长光程FTIR系统在北京地区对这两种气体进行了监测.该系统直接测量开放光路中的环境气体的大气吸收光谱,并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光谱分析,获取待测组分的浓度信息.在实验部分给出了2005年9月4日到2005年9月10日6天中的北京地区CO2及CH4的测量结果,并对两者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法(气红联用,GC-FTIR),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标准桃金娘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从标准桃金娘油中分离出12个峰,并且采用FTIR法确认了所含的化合物。标准桃金娘油主要成分为三种单萜,分别为1,8-桉叶素、D-柠檬烯和α-蒎烯,含量分别为46.35%,36.83%和14.70%,三者占总量的97.88%,分析结果与GC-MS分析相一致。由于GC-FTIR分析能确定出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故与GC-MS分析相比较,此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可为综合利用开发桃金娘科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