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693篇
化学   2008篇
晶体学   73篇
力学   397篇
综合类   77篇
数学   60篇
物理学   9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了樟脑酚液中的樟脑,苯酚的气相色谱定量法。樟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71;苯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61%。  相似文献   
92.
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镉浸渍液中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镍-镉浸渍液中硅.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硅量在5~5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测定样品中硅34.0μg.ml~(-1)(n=10)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2%.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3%范围内,适用于镍-镉浸渍液中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3.
水中痕量镉的准液膜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惠芬  李金昶 《分析化学》1995,23(7):805-808
准液膜法是在液膜法基础上提出的新分离方法,它保持了液膜法分离富集的高效能,但省去了液膜法的制乳与破乳过程,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本文用此法富集了水及废水中痕量镉,富集倍数可达230倍,镉的回收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94.
95.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6.
柳萍  周定 《分析试验室》1996,15(4):73-75
本文建立了流动注射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镀锌纯化液中Zn ̄2+的自动分析方法。利用区域采样技术和调整管路参数自动完成对样品的上千倍稀释,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并研究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办法。所建方法仪器简单,分析速度为84次/小时,变异系数(Zn ̄2+16.0g/L,n=20)为1.O%,用于实际钝化液分析,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97.
98.
于浩  郑建斌 《中国化学》2007,25(4):503-509
A copper hexacyanoferrate modified ceramic carbon electrode (CuHCF/CCE) had been prepared by two-step sol-gel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showed a pair of well-defined surface waves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 0.40 to 1.0 V with the formal potential of 0.682 V (vs. SCE) in 0.050 mol·dm^-3 HOAc-NaOAc buffer containing 0.30 mol·dm^-3 KCl. The charge transfer coefficient (a) and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ks) for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ere calculated.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to hydrazi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chronoamperometry was exploited to conveniently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of hydrazine in solution and the catalytic rate constant (kcat). Finally, hydrazine was determined with amperometry using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The calibration plot for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was linear in 3.0 × 10^-6--7.5 × 10^-4 mol·dm^-3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8.0 × 10^-7 molodm^-3.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had some advantages over the modified film electrodes construct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such as renewable surface, good long-term stability,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hort response time to hydrazine.  相似文献   
99.
程序涂渍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程序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概念并导出了函数关系式,通过计算机可计算柱效能程序效应与柱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与理论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00.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Omim·Tf2N)与1,2-二氯乙烷(DCE)混合溶液/水界面上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保持共同离子(Tf2N-)的浓度比恒定及异相电子转移反应由界面电势差所决定的条件下, 研究了离子液体和DCE混合溶液中二茂铁(Fc)与水相中亚铁氰化钾[K4Fe(CN)6]之间异相电子转移反应. 探讨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液体的体积分数(xRTIL)的变化对混合溶液/水界面上电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xRTIL的减小(从1减小到0.1), Fc在混合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单调递增(从2.730×10-7 cm2·s-1增加到9.131×10-6 cm2·s-1); 而异相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k)则先逐渐减小(从8.0 mol-1·cm·s-1减小到0.32 mol-1·cm·s-1), 之后又略有增大(从0.32 mol-1·cm·s-1增大到0.48 mol-1·cm·s-1). 对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较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