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4篇
  免费   1701篇
  国内免费   3124篇
化学   5404篇
晶体学   622篇
力学   434篇
综合类   152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333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LiMg0.5Mn1.5O4的合成及对Li+的离子交换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锂及其化合物在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空调、高能电池和热核反应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液体锂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其中的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盐湖水、地下卤水、盐田母液、油气田水等咸水资源中提取锂的方法有碳酸盐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等。离子  相似文献   
152.
CO2部分氧化乙烷制乙烯Pd—Cu/MoO3—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钟顺和 《应用化学》1998,15(6):49-52
用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微型反应技术研究了Pd-Cu/MoO3-SiO2(MoSO)催化剂对CO2和乙烷的吸附活化和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乙烷以C—H键中的H吸附于MoSO载体表面MoO键的端基氧上;Pd-Cu/MoSO催化剂对CO2有良好的化学吸附活化性能,CO2的吸附除有线式吸附态和剪式吸附态外,还有一种新的卧式吸附态;Pd-Cu/MoSO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化学反应.探讨了在Pd-Cu/MoSO催化剂上CO2的部分氧化乙烷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3.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表面活性剂,甚至引起吸附等温线类型变化.例如,不加电解质时全氟辛酸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而加入HCl(c=0.05mol·dm-3)使吸附等混线变成LS型.全氟辛酸比全氟辛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更强.几种表面活性剂在R972上的吸附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应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及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所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4.
新型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芳醚酮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电性能及机械性能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及核能等高技术领域 [1] .氟元素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介电常数、折光指数和吸水率 ,提高热稳定性、溶解性和阻燃性 ,增加材料透明度 ,使这类聚合物在光电子、光学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倍受关注 [2~ 4 ] .本文在合成含三氟甲基苯侧基的聚芳醚酮 [5] 的基础上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氟量更高的单体和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  [3,5 -二 (三氟甲基 ) ]苯代对苯醌 (自制 ) ;锌粉 ,A.R.级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产品 ;…  相似文献   
155.
卟啉的衍生物在DNA螺旋中的嵌入并堆积具有高选择性。为考察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TF5PPH2)和2,3,7,8,12,13,17,18-八氟-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F28TPPH2)中F取代基对质子化卟啉结构的影响,在四苯基卟啉研究的基础上,用半经验的AM1 MO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对称性限制,计算了TF5PPH2和F28TPPH2及其质子化二酸(TF5PHH4^2 )和(F28TPPH4^2+)的几种可能的构型。结果表明,由于F取代基的影响,质子化过程中的结构、键电荷布居和前线分子轨道均有明显的变化,二者的质子化二酸与溶液质子的快速交换作用也都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56.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化合物RE0.06La0.94M2O6Br(M=Nb,Ta;RE=Eu,Tb,Pr,Sm),并测定了其激发和发射光谱。室温下Eu^3+,Tb^3+,Pr^3+,Sm^3+在稀土-铌(钽)复合溴氧化物中呈现特征激发谱线,但Nb和Ta的光谱特性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7.
以四氯化钛为前驱物, 采用改性的沉淀-溶胶-水热晶化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锐钛矿型结构的氟掺杂的二氧化钛(F-TiO2)溶胶. 研究了氟掺杂、水热晶化的温度、时间及介质pH值对溶胶粒子的晶型和晶化度的影响. 采用XRD, TG-DTA, TEM, UV-Vis-DRS, FTIR, XPS技术及吸附、表面酸度测定手段对溶胶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XRD分析结果表明: 氟的掺入可以降低水热晶化反应的温度或减少反应时间、提高粒子的晶化度, 溶胶粒子具有锐钛矿型结构; TEM分析显示: 粒子呈圆球型, 平均粒径大约为6.5 nm. XPS测定结果表明; 氟在溶胶粒子中以吸附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吸附、表面酸度及光催化活性测定表明: 与P25型TiO2及纯TiO2溶胶粒子相比, F-TiO2溶胶粒子具有更大的吸附能力、更强的表面酸度及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还从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等方面探讨了掺杂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8.
实验发现, F-C≡C-F与H-C≡C-H相比, 其C≡C三重键的离解能要小250.8kJ/mol,而该键的键长却比C~2H~2的短。这与"键越短键就越强"的传统看法不一致。我们通过从头计算研究, 发现主要原因是C~2F~2分子中F原子的孤对电子对C≡C三重键起反键作用, 从而削弱了C≡C三重键的强度; F原子的吸电子性又使C的原子轨道收缩效应增强,而使得C≡C三重键变短。  相似文献   
159.
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多种对称或不对称的4,4'-双(二烷氨基)苯偶酰.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其中伯胺与4,4'-二氟苯偶酰的反应得到了一边取代、另外一边形成亚胺结构的产物,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0.
聚偏氟乙烯取向薄膜的结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小角激光散射法研究了聚偏氟乙烯薄膜在拉伸取向过程中晶体形态及结构的变化。拉伸使球晶形变为椭球,同时伴随着局部熔融与重结晶过程,散射图案由原来的四叶瓣发展为八叶瓣。红外测量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拉伸引起分子链构象改变,使晶型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