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5篇 |
免费 | 623篇 |
国内免费 | 25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9篇 |
晶体学 | 17篇 |
力学 | 481篇 |
综合类 | 29篇 |
数学 | 47篇 |
物理学 | 37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5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168篇 |
2012年 | 178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206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单轴晶体锥光干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导出了不同于菲涅耳公式的晶体界面光振幅的关系,提出了晶体锥光干涉中两相干光的位相差和振幅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用数字图像表示,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晶体锥光干涉图的特征.对不同取向的铌酸锂晶片进行实验,实验干涉图与理论干涉图的特征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3.
干涉问题中T应力与各向异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离散模型(包括半无限主裂纹和近尖微裂纹)研究了各向异性材料主微裂纹干涉问题中T应力对主裂尖参数的影响,并且与相同情况下各向同性材料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列于文中各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向异性材料和各向同性材料中T应力对主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趋势是相似的,但是由于T应力与材料各向异性性质的共同作用,使两种情况下T应力对主裂尖参数的影响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郭天祥;莫成龙;产文强;陈柔;严微微 《力学季刊》2025,46(1):181-192
气泡是微反应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了解微通道中气泡输运机理可以为微反应器的设计提供指导.而气泡运动是一种典型的气泡输运现象,本研究以计算流体力学为基础,通过系统参数化研究单泡运动特性,分析结果得到气泡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气泡运动机理.研究发现当气泡初始不附着壁面时,单泡运动轨迹是多样的,但气泡最终达到平衡位置(即离壁面的距离为一定值).并且,该平衡位置与气泡直径、驱动速度以及溶液的物化性质都具有相关性.雷诺数(Re)和毛细管数(Ca)被选用为表征以上特性的无量纲数.基于气泡大小和常用溶液物化性质,在0.288 相似文献
997.
998.
基于正交偏振干涉法,建立了KDP晶体折射率非均匀性的检测系统,并可实现晶体相位失谐角的间接检测.波前检测系统实现了测试光偏振态的精密控制与切换,采用波长调谐相移的方法去除了测试过程中参考面倾斜引入的误差,优化了抗振动相移算法,提高了波前测试的测量准确度及重复性.通过折射率非均匀性分析算法的设计,解决了晶体厚度变化引入的误差等.小口径晶体元件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折射率非均匀性检测准确度(均方根值)优于10-6.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微变形反射镜的基本结构和电极分布.分析了微机系统变形镜的变形原理,推导了微变形镜的镜面变形与外加驱动电压的关系.分析了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频闪显微干涉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测试原理,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微变形镜静态电压-位移曲线、静态面形、动态离面变形以及谐振频率的测试.实验表明,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等研究领域中对高速运动物体进行连续速度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全光纤速度干涉仪.该干涉仪采用单模光纤作为光传输和延迟元件,对t和t-τ两个时刻由于速度变化而引起的多普勒差拍信号进行检测.由于两个时刻的两束光信号对应的待测物体速度变化不大,因而两者几乎有相等的频移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差拍信号频率.并且,通过光纤长度的改变,灵活调节条纹常量(τ值),使差拍信号频率不超过记录系统的带宽,从原理上解决记录系统响应带宽受限问题,拓展测速的上限.单模光纤的采用,对漫反射光起到了较好的选模作用,使干涉仪实现了对漫反射靶的测量.实验设计了1.5 m·s-1和150 m·s-1两种条纹常量,对低速过程的霍普金森杆实验和高速过程的激光驱动实验分别进行了测试,取得较好结果,证明了该干涉测试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