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设有两个质点,质量分别为m1和m2,F1为质点1受到质点2的作用力,F2为质点2受到质点1的的位移是dr2,由矢量合成法则,可以看出dr2=dr1 dr’,dr’表示质点2对于质点1的相对位移,如图1所示.用dA1与dA2表示F1与F2所做的元功,  相似文献   
32.
半浮区液桥热毛细对流速度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液桥流场的速度分布是液桥表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的液桥实验以及数值计算,研究了外加温差、液桥腰径等对流场速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当符合。结果还表明,当液桥腰径减小时,流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涡心由一个转化成两个。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讨论重力对不同高度、直径比液桥的热毛细对流的影响。当液桥高度、直径比增大时,液桥中的等流函数线呈双涡结构,这种流动图样并不必然与热毛细振荡流相联系。在地面热毛细对流实验中模拟空间微重力情况,液桥高度需小于1.5mm。在微重力环境中,液桥内的流场和温度分布介于地面相同参数液桥的上部加热和下部加热两种结果之间。因此,可以用地面实验结果估计空间液桥的对流和热输运情况。  相似文献   
34.
多层流体的Marangoni对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秋生 《力学学报》2002,34(4):481-491
介绍微重力环境下矩形液池中多层不相混液体的Marangoni对流及其不稳定性.Marangoni对流流动的形成是由于在该系统施加一个与液体交界面相垂直的外加温度梯度.Marangoni对流的线性不稳定性分析是基于无限延长矩形液池内的两层流体系统.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Marangoni对流的流体动力学和热传输特性,将多层流体的Marangoni对流同两层流体中外加温度梯度与流体交界面平行时引起的热毛细对流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5.
热毛细对流速度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传玉  何世平 《实验力学》1998,13(4):429-433
为了探索微重力状态下表面张力驱动流速度场的测试技术,本文在地面进行了模拟实验,对位于热壁下流体中气泡周围的表面张力驱动流进行了研究,并用PIV技术测量了流场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36.
张新 《大学化学》2017,32(4):68-75
在客观分析色谱现象的基础上对色谱分离机理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和否定,并对色谱分离机理作出了新的解释。通过对色谱现象的研究和分析,不仅确定了一条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还对固定相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能量场固定相的设想。由于对色谱分离原理进行了新的解释,因此对色谱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37.
彭云  李喜德 《实验力学》2006,21(5):553-558
在表面微型机械结构的制造过程中,强的毛细相互作用常常使得组成这些结构的微桥、微梁与基底粘附而导致失效。而在微尺度实验中,微桥与微梁又是微尺度材料常数和性能检测的常用的试件样式,如果实验中加载端与被检测的微尺度试件发生毛细粘附,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应用微悬臂梁试件,讨论微梁与基底间的毛细粘附作用,并通过能量原理计算其粘附力的大小和试件几何尺寸、粘附面距离、粘附液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应用微散斑干涉,检测粘附平衡态时微桥和微梁的粘附力以及由毛细粘附所导致的弯曲变形,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分析了薄膜沿加热平板下落的稳定性。在时间模式下,发现流动的不稳定性是由表面波不稳定和加毛细不稳定构成的,同时当流体的热扩散越大以及界面热量损失越小时,热毛细不稳定越剧烈,在时空模式下,流动随着Marangoni数的增大。流动有可能从对流不稳定过渡到绝对不稳定,这一结论尚待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9.
许多  丁建宁  袁宁一  张忠强  程广贵  郭立强  凌智勇 《物理学报》2015,64(11):116801-116801
本文建立了毛细模型, 采用微流动两相流水平集法计算了熔融态硅液与壁面的润湿角, 以人造金刚石作为壁面材料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 分别选用碳化硅、石墨和人造金刚石作为壁面材料, 探讨了不同壁面材料表面张力和壁面黏附力对润湿角的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相同温度下的毛细力作用使得熔融硅液出现起伏上升现象; 润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然后增大, 最终趋于稳定; 初始阶段, 由于气/熔融硅液表面张力与气/壁面表面张力之差变化较大, 液面起伏波动较大; 随后趋于稳定上升. 同时发现石墨作为壁面材料时, 以上变化更易趋于稳定. 该研究为熔体中生长晶体硅获得更稳定的生长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以小振幅波理论为基础,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有背景流场存在时三层密度分层流体的毛细重力波,给出了三层成层状态下各层流体速度势的二阶渐近解及毛细重力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波解.结果表明:一阶解及二阶解除了依赖于各层流体的厚度及密度,也依赖于表面张力和各层流体的背景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