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2篇 |
免费 | 485篇 |
国内免费 | 152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25篇 |
晶体学 | 22篇 |
力学 | 949篇 |
综合类 | 171篇 |
数学 | 1665篇 |
物理学 | 9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234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21篇 |
2010年 | 221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44篇 |
2006年 | 247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19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62.
针对双尺度结构表面疏油特性的优异性,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油液流体正十六烷烃分子模型,研究双尺度结构壁面润湿性影响下的纳米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性,通过对通道壁面亲疏油性下的双尺度结构的构建,与光滑壁面和单尺度壁面进行比较来探究双尺度纳米通道表面结构影响下油液流体在纳米通道内密度分布、速度分布、速度滑移和滑移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亲油通道壁面,双尺度结构壁面亲油性明显加强,主流区域流体密度、流体速度和速度滑移都减小,甚至出现负滑移;而对于疏油通道壁面,双尺度分层结构能加强壁面的疏油性,通道内壁面形成稳定的气层使流体主流区域的密度增大,并且通道内流体的速度、速度滑移和滑移长度明显大于光滑和单尺度结构壁面.因此,纳米通道内双尺度结构能改变通道壁面的润湿性,并且能够加强流体在纳米疏油通道内的滑移减阻效应,为纳米通道内油液运输以及润滑薄膜减阻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63.
基于全介质超构材料独特的电磁属性,提出了一种晶格扰动介质纳米孔阵列超构表面来激发近红外区域的多重Fano共振.结合群论深入探究了该超构表面在其原胞为方形晶格构型与方形晶格对称性被破坏两情况下多重Fano共振的形成机理及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在方形晶格超构表面中,外部辐射连续体分别与由正入射平面波直接激发的双重简并模式共振干涉形成双重Fano共振,且该共振与原胞中是否含孔及孔的形状无关,在晶格扰动超构表面中,原本不耦合的非简并模式由正入射平面波激发出来并与外部辐射连续体干涉形成Q值更高的三重Fano共振.进一步探讨了正入射平面波的xy极化方向对上述五重Fano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简并模式Fano共振偏振无关,三重非简并模式Fano共振偏振依赖.本文将为利用方形晶格构型的超构表面实现多重Fano共振的激发及演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4.
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计算加速度,因为涉及变矢量的求导问题,一般计算比较复杂.即使用张量方法计算也不简单.本文从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出发,推出了一个计算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求加速度的公式.用此法计算便捷,出错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65.
利用山东一次人工触发闪电的高速摄像和30 m, 60 m和480 m的同步电场测量, 清晰显示了人工触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的传输特征.上行正先导头部光强相对较强, 二维发展速度变化波动较大并呈现明显不规则性,表明上行正先导发展具有明显的梯级特征. 在先导开始阶段从340 m到705 m高度之间上行正先导平均发展速度为9.8×104 m/s,起始速度是 3.8×104 m/s,局部速度总体上随高度呈现增加趋势.电场变化在近距离产生有规律的梯级状 变化,记录到的28个梯级相邻梯级间隔变化从14 μs 到 39 μs,几何平均值为25.1 μs. 估计的先导梯级长度分布在0.9 m到3.7 m,几何平均值为1.7 m.先导电场变化由慢的正向梯级状变化和 脉冲变化组成,结合光学和电场变化测量结果,得出正先导头部通道发生弯曲可使其电场变化的梯级特征减弱 或消失;正负先导梯级形成机制可能类似,均由其先导头部前端的双向流光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66.
68.
69.
本文综述凝聚态物理学中的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首先考察了相变中存在量子效应的可能性,通过横磁场Ising模型介绍了量子相变的基本特征;接下来对照热临界现象,引入了量子标度和量子重正化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然后利用量子临界现象的方案,分析了密度驱动、无序驱动和关联驱动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继续利用量子临界性的概念探讨如重电子化合物、铜氧化物和巡游铁磁体这类复杂的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最后选择量子点、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为例,介绍了量子临界性在低维和纳米系统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利用DIS,定量地探究滑动摩擦力在正压力、接触面积、接触面性质以及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加深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弥补了传统课堂实验只做定性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