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化学   177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3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142.
泛素(ubiquitin,Ub)是一种广泛存在、高度保守的信号蛋白质,它能够特异性识别成千上万种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行使不同的功能,其中包含蛋白质降解.Ubiquilin-1(Ubql-1)和Rad23A作为两种蛋白降解的转运因子,都包含有与泛素结合的结构域,被称为泛素结合域(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UBA).2014年,泛素S65位磷酸化修饰的特异性激酶PINK1被发现,磷酸化使泛素在溶液中呈现舒展态与收缩态两种互相转换的构象.本文通过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UBA和磷酸化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观测磷酸化对UBA和泛素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ad23A-UBA2与Ubql-1 UBA都特异性的与磷酸化泛素的舒展态相互作用,但是磷酸化未改变泛素与UBA之间的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与Ubql-1 UBA相互作用时,磷酸化促进了泛素收缩态向舒展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柚皮素(NAR)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物.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测定均表明形成的包合物具有不同于主客体的新的结构性质.1H NMR与ROESY核磁共振(NMR)实验表明NAR以苯环端从βCD的宽口端进入,并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量子化学计算分析NAR/βCD包合物的形成过程表明,驱动力源于焓驱动与氢键弱相互作用力;能隙和结合能分析得到的最优包合模式与NMR研究结果一致;ONIOM分层计算验证了上述结果.分子对接模拟出的最优包合模式也与量子化学计算、NMR的分析结果吻合.本文获取了清晰的NAR/βCD包合物构型及其形成机理,为该超分子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4.
宽线固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是一种研究半晶高分子相结构的经典方法.本文以半晶聚乙烯的宽线固体1H NMR谱为例,探讨了通过Gaussian/Sinc、Gaussian和Lorentzian函数组合对宽线固体1H NMR谱图进行拟合的方案,并根据半晶聚乙烯的相结构成分对拟合得到的各信号成分进行归属.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个相结构中分子链运动与信号线型的相关性,以及利用宽线固体1H NMR谱测量半晶高分子结晶度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5.
146.
2H NMR 和PFG-NMR 用于研究拉伸过程中Nafion 结构的改变以及对溶剂分子运动性质的影响.2H 谱表明单轴拉伸Nafion 膜在拉伸比率较低情况下(L < 5),通道排列取向程度随着拉伸比率变大而增大,同时扩散实验表明水分子的运动能力也得到增强,表明取向化的通道网络有助于增强材料取向方向质子的导电能力,可以用于提高质子膜材料性能.在取向达到最大值后(L≥5)继续拉伸,膜内水分子的移动能力相比略有降低.溶胀实验表明取向膜的溶胀行为呈各向异性,拉伸作用致使膜内通道沿拉伸方向取向排列,通道的取向效应使得其在垂直拉伸方向(Y)和膜厚度方向(Z)溶胀更为显著.拉伸Nafion 膜对甲醇的吸附能力随着拉伸比率的增加而增强,同时甲醇的扩散数据显示,甲醇的运动能力在该通道网络中也随着拉伸比率的变大而不断增强,甲醇燃料在该类质子膜内的渗透效
应得以增强,不利于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7.
148.
A pair of E/Z-isomers of 2-phenyl-6,7-dihydrobenzofuran-4(5H)-one O-cyanomethyl oxime,C16H14N2O2,as potential drugs for treating peptic ulcer and other acid-related diseas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MS and NMR spectra.Meanwhile,the crystal of IIIa was obtained and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 /c,a = 8.423(8),b = 19.596(16),c = 8.770(8),β = 107.750(12)°,V = 1379(2)3,Z = 4,F(000) = 560,Dc = 1.283 g/cm3,μ = 0.086 mm 1,R = 0.0681 and wR = 0.2029 for 14472 independent reflections(Rint = 0.0782) and 2428 observed ones(I 2σ(I)).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固体13C-NMR核磁共振技术表征了甘肃窑街矿区油页岩的碳骨架结构,分析并计算了油母质团簇化学结构参数,包括团簇平均碳原子数、芳碳原子数、脂碳原子数及芳环数。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上进行了油页岩的热解实验,得到了热解产物的生成规律。结合样品的团簇化学结构参数,采用基于油页岩结构的FLASHCHAIN模型模拟其热解产物的生成过程;模拟结果与TG-FITR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印证了模型预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0.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酸性质的β分子筛催化剂, 通过固体核磁共振(NMR)探针分子技术对其酸性质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性能. 吸附三甲基磷的31P NMR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骨架Sn以及Al原子的Sn-Al-β催化剂同时具有Br?nsted与Lewis酸性. 通过2-13C-丙酮探针分子区分出 3种酸强度的Br?nsted酸位, 其中一种酸强度接近“超强酸”, 可能是由于空间邻近的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发生协同作用产生的. 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 相比于分别只含有Lewis酸位和Br?nsted酸位的Sn-β和Al-β样品以及两者的物理混合样品, Sn-Al-β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与产物选择性, 这主要是由于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强Br?nsted酸位, 这种强Br?nsted酸位进一步导致了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