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36篇
力学   21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合成了3-硝基胍-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NDT),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培养出NDT的单晶(NDT·DMF),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070(4) nm,b=0.8468(6) nm,c=1.4123(9) nm,α=73.281(8)°,β=80.423(11)°,γ=81.740(9)°,Z=2。 利用DSC和TG-DTG研究了NDT的热分解行为,其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88.245 kJ/mol和1029.04 s-1。 对NDT的热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获得NDT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为212.19 ℃,热点火温度Tbe为213.52 ℃,热爆炸临界温度Tbp为214.95 ℃,绝热至爆时间范围在5.43~6.26 s。  相似文献   
512.
油气是一种组分复杂的可燃气体,极易发生爆炸。为了研究油气在受限空间的泄爆规律,对不同体积分数油气在圆柱形直管道旁侧的单孔和双孔泄爆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获得了管道内外流场的爆炸超压规律和管道外流场的火焰特征。发现油气泄爆过程存在未燃气体从开孔泻出、形成“蘑菇云”、持续剧烈燃烧、逐渐熄灭4个阶段。通过对最大爆炸超压的数据对比分析,获得了双孔泄爆可以数倍分流单孔的外部最大超压;开孔位置距点火端越远,孔外最大超压越大;泄爆中外流场最大超压远大于内流场最大超压等结论。  相似文献   
513.
合成了二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碘化锡及10个二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芳香酸酯,并通过IR和1H NMR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二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芳香酸酯为中心锡原子四配位的单体结构。生物活性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514.
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的变形及破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战斗部近炸下舰船结构的变形模式,为后续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实验数据,通过模型实验,分析了固支大尺寸方板在近距空爆载荷下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板破裂后各裂瓣的减薄率,利用双向应变假设和体积等效原理确定了Q235钢在中部拉伸撕裂破坏模式下的断裂极限应变;根据实验模型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基于刚塑性假设和能量密度准则提出了结构在局部爆炸载荷下的破裂判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强度的增大,固支方板呈现出3种不同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利用破裂判据对实验工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15.
根据某火箭破障弹的性能特点,设计了动能侵彻战斗部和机械定深发火机构,使其可根据目标的强度和厚度控制战斗部在最佳深度处爆炸,以发挥战斗部的爆破威力。理论和试验证明所设计的动能火箭弹结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16.
通过采用适当措施在爆磁压缩放大器的功率放大级充电回路完成间接馈电,即提供次级回路初始电流(即种子源)之后切断充电回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磁压,以提高装置的功率放大能力.利用二维爆轰磁流体力学程序对此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装置的功率放大能力.  相似文献   
517.
陆睿静  覃一平  张富文 《中国物理》2007,16(6):1806-1816
Ryde and Petrosian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rise phases of gamma-ray burst (GRB) pulses originate from the widths of the intrinsic pulses and their decay phas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curvature effect of the expanding fireball surface based on their simplified formula.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in detail the issue based on the formula in Ref.[20], which is derived based on a model of highly symmetric expanding fireballs, where the Doppler effect is the key factor to be concerned about, and no terms are omitted in their derivation. Ou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decay phases of the observed pulses originate from the contributions from both the curvature effect of the expanding fireball and the two timescales of the local pulses, and the rise phases of the observed pulses only come from the two timescales of the local pulses. Associated with a local pulse with both rise and decay portions, the light curve of GRBs in the rise portion is expected to undergo a concave phase and then a convex one, whereas that in the decay portion is expected to evolve by an opposite process. And the ratio of the concave timescale to the convex one in the rise phase of the observed pulse linearly increases with the ratio of the rising timescale to the decay one of the local pulse ($r_{\rm rd}$), whereas the ratio of the convex timescale to the concave timescale in its decay phase linearly decreases with $r_{\rm rd}$. The two correla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local pulse forms and the rest-frame radiation forms. Bu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ocal pulses and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r_{\rm rd}$ gives ris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light curve pulse shapes. We test a sample of 86 GRB pulses detected by the BATSE instrument on board the 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and fi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do exist in the light curve of GRBs.  相似文献   
518.
王立增  姜林  王立银  张登科 《应用化学》2007,24(11):1284-1288
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高效杀螨剂吡螨胺分子的吡唑环部分引入酰基(硫)脲化合物中,以1-甲基-3-乙基-4-氯-5-甲酸基吡唑和2-氨基-4,6-二取代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5种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5-基)甲酰基脲和5个N-(4,6-二取代嘧啶-2.基)-N’-(1.甲基-3-乙基-4-氯吡唑-5-基)甲酰基硫脲化合物,其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在50mg/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的杀螨活性不太理想,但有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Ib、Ic和Ie对稗草主根的生长抑制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519.
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用电爆炸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实验 :被起爆装药是重结晶泰安 ,装药尺寸5 6mm 14mm ,密度 1 0~ 1 3g/cm3;装药壳体是直径 6.2mm的紫铜管 ,壁厚 0 .3mm ;采用快速放电的电容器放电装置 (CDU)作为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能源。用这种新型半导体桥雷管起爆密度1 0g/cm3的泰安装药所需能量为 2 90mJ,雷管的外观尺寸是6 2mm 2 0mm ,作用时间t =3 2 7s,初始装药的到爆轰距离r=6 31mm。这种新型半导体桥雷管能可靠起爆密度为 1 64g/cm3的钝化 (含 5%石蜡 )泰安传爆药柱。  相似文献   
520.
瞬时多光谱爆温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庞其昌  任克惠  彭文达 《光子学报》2000,29(10):937-941
本文针对国内外近年来常用的爆炸温度测量方法在原理、结构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实际测量要求的瞬时多光谱爆温测量系统,阐述了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总体构成结构,并指出了这种新方案不同于以往方法的特点.利用该系统可在一次爆炸过程的100ns时间内完成四个时刻爆轰温度的测量,最后通过阶段实验结果证实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