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36篇
力学   21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基于60mm 弧锥结合罩EFP装药,设计了一种在药型罩前适当位置安装可抛掷的十字形网栅的 切割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结构,并进行了靶场静爆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战斗部经网栅切割后能形 成5枚具有一定质量和方向性、可贯穿6mm 厚45钢靶的弹丸,有效提高了毁伤元的数量和毁伤面积。利用 LS-DYNA程序对弹丸侵彻45钢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丸侵彻钢靶过程。通过对中心弹丸穿靶 模拟数据的处理,得到了其余尺寸弹丸侵彻不同厚度45钢靶的极限穿透速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对相关切割 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威力优化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2.
初应力条件下超临界CO2气爆致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下爆破工程中初始地应力条件下超临界CO2气爆的致裂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三轴加载式超临界CO2气爆实验系统,对不同应力组合工况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超临界CO2气爆致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气爆爆破峰值压力低且高压持续时间长,致裂过程不同于传统炸药爆破,分为动态和准静态过程:应力波将气爆孔附近介质压碎形成粉碎区,在环向拉应力作用下粉碎区周围介质产生径向裂隙的动态过程,高压CO2气体进入裂隙形成气楔,促使裂隙继续扩展的准静态过程,得到了气爆后试件沿最大初始压应力方向开裂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初应力作用下气爆过程中介质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初应力影响裂纹起裂和扩展的机理:位于气爆孔最大初始压应力方向的介质产生初始环向压应力最小,在超临界CO2径向冲击产生的环向拉应力作用下首先发生开裂;位于气爆孔最小初始压应力方向介质中初始环向压应力最大,开裂所需的径向冲击压力增大,开裂滞后;垂直裂隙方向的应力抑制裂隙的张开而阻碍CO2气体的进入,同时增大了裂隙扩展所需的气楔压力,气楔作用效果大幅减弱,对裂隙扩展的阻碍作用显著。裂隙的扩展速度与扩展距离呈“S型”曲线关系,初始压应力越大,裂隙扩展相同距离降低的速度值越大,且压碎区和裂隙扩展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23.
圆柱壳体装药偏心多点起爆下破片速度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偏心起爆战斗部破片速度增益的问题,提出爆轰波碰撞形成马赫超压是引起破片速度增加的原因。利用AUTODYN软件,模拟偏心起爆战斗部从壳体径向膨胀、表面产生裂纹到最后形成破片的整个过程,并将模拟得到的破片速度与实验数据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简化Whitham方法并结合Gurney速度公式得到偏心起爆战斗部定向破片速度和定向区域的计算方法,同时在保证破片初速的前提下,研究偏心多点起爆下起爆点数的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偏心多点起爆下定向破片初速增益约34%,定向区域范围约30°,起爆点数的选择与壳体长度和装药口径相关。  相似文献   
424.
电爆丝断路开关是在电感储能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断路开关,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截断能力强的特点。介绍了电爆丝工作的基本原理,其本质为一个快速增长的电阻,利用高阻抗来实现断流。通过PSpice软件建立了电流通过电爆丝断路开关工作时,其电阻变化的模型,从而可以仿真电爆丝断路开关的工作过程。设计了一组电爆丝断路开关的实验,PSpice模型仿真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该模型起爆时刻,产生电压幅值等方面和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该模型比较科学合理,对以后的电爆丝断路开关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该种仿真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25.
FAE爆炸波对地面目标作用的三维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二阶迎风TVD格式 ,对多组分全N S方程进行全耦合数值求解 ,研究了近地空中环氧丙烷 (C3H6 O)形成的圆柱形云雾爆炸波和地面作用问题 ,得到了对目标作用前、后冲击波的传播和波系结构的演化以及不同时刻爆源组分的分布。对目标表面计算单元的压力进行面积加权平均 ,得到目标各表面平均超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压力值的动画显示表明了目标表面所受载荷的大小和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修改初、边值条件 ,本文的方法和开发的软件可对任意形状云雾爆炸波与目标作用问题进行综合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426.
论述了多束破片聚焦式杀伤战斗部毁伤目标的特点 ,提出了破片聚焦式杀伤战斗部毁伤目标取决于导弹的制导误差和引战配合效率。给出了一种典型多束破片聚焦式杀伤战斗部毁伤某歼击机目标时 ,单发杀伤概率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27.
本文研究一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内由离子束流和等离子体非均匀性产生的电磁不稳定性,首次在宽频率范围内,Ωi和Ωc分别为离子和电子迴旋频率,ωLH=(ΩiΩe)1、2r为波频率)得到了电磁模增长率谱,谱峰位于|ωr|~ωLH附近,而在附近还有一个次峰。这种增长率谱的基本特征与地球磁尾磁噪声爆的卫星观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428.
铁电体电源起爆金属桥箔的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铁电体电源对金属桥箔的起爆作用,对冲击波作用下PZT95/5铁电体对铜桥箔的放电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引入金属桥箔电阻非线性变化的FIRESET模型,考虑回路电感及回路电阻,计算了负载为铜桥箔时的铁电体的电响应。讨论了铁电体并联数量、回路电感对桥箔爆炸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并联排列的铁电体电极面积达到0.006 m2以上时,在桥箔上可产生高于100 GA/m2的电流密度,能够有效起爆桥箔。而回路中存在适当的电感将有利于铁电体电源起爆桥箔。计算方法和结果能够为起爆金属桥箔的铁电体电源设计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29.
本文应用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分析恒星内部的不可逆热力学过程,对于核心温度为2×10K的爆前超新星,把电子偶(e-e+)湮灭反应看作“化学反应”,求解湮灭扩散方程,结果找到了超新星爆发的判据,我们发现正电子能量E+可作为超新星爆发所依赖的一种参量,当超新星内部涨落作用驱动E+增  相似文献   
430.
设计了一种爆磁压缩发生器(FCG)初级紧凑型电脉冲源,分析了电脉冲源组成、工作原理及最佳输出时序模型。采用爆炸驱动滑块型放电开关方案,实验测试了开关高压下闭合放电性能。电脉冲源体积132 mm200 mm,质量12.5 kg,工作电压5 kV,初始储能约750 J,充电时间不大于30 s;静态馈电FCG(42 H,78 m),输出电流峰值不小于5.4 kA,输出能量不小于600 J;动态馈电FCG,时序控制误差不大于5 s,耦合电流值不小于5.2 kA,耦合能量不小于550 J;电脉冲源有效储能密度不小于200 mJ/cm3,能量传递效率不小于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