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7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2677篇
化学   5026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208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制备高效、廉价的氧还原(ORR)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 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前驱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Cu-bipy-BTC,bipy=2,2′-联吡啶,BTC=均苯三甲酸)后,再高温煅烧得到碳基材料MOF-800.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X射线光电子谱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i-t曲线等考察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与前驱体Cu-bipy-BTC相比,MOF-800含有大量的微孔(0.5 ~ 1.3 nm),为铜、氮掺杂多孔碳. MOF-800的电荷转移阻抗为10.6 Ω,比Cu-bipy-BTC降低了97.2%,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MOF-800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其起始电位约为-0.04 V(vs. Ag/AgCl),其电子转移数接近4. 铜、氮掺杂的多孔碳结构导电性好,高含量的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氮提供了大量催化活性位点(C-N, Cu-Nx),是MOF-800具有高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可为煅烧Cu-bipy-BTC制备碳基材料用于燃料电池修饰阴极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特性,是发展低成本、大面积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聚苯乙烯类发光材料在合成方法上具有聚合方法简单、无需使用催化剂、无卤素原子残留等优势,在化学结构上具有非共轭主链结构和易于引入功能化侧链等特点,在发光特性上具有宽带隙特征,近年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和器件角度,围绕聚苯乙烯类荧光材料、聚苯乙烯类磷光材料和聚苯乙烯类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和电致发光性能,综述了聚苯乙烯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对建材微观结构的分析和压汞实验,提出了预测建材中有机挥发物(VOC)扩散系数的宏观一介观两尺度模型.和传统的从压汞实验计算扩散系数方法不同的是,本模型不仅考虑了孔隙率,还对孔的尺度分布和孔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三种不同中密度板中VOC的散发实验表明,采用新模型计算的扩散系数比文献中的传统模型更好地吻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54.
LED照明的光栅光调制器光学特性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玲娜  黄尚廉  孙吉勇  张洁  张智海 《光学学报》2008,28(11):2225-2231
针对一种新型的光凋制器--光栅光调制器,研究用LED作为其照明光源时对光学调制特性的影响.以部分相干光理论为依据,结合MATLAB仿真,推导出用LED照明光栅光调制器时,光源带宽对成像对比度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滤色片将光源带宽减小到13 nm时,像面上的对比度约为150,进一步减小带宽至10 nm,对比度将达到225.光源的尺寸在与光源到光栅光调制器之间的距离相比小于0.03时,对光栅光调制器的光学信息处理不会有影响,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从而说明采用LED作为光栅光调制器照明光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5.
An organic integrated pixel with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driven by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OTFTs) is fabricated by a greatly simplified processing. The OTFTs are based on copper phthalocyanine as the active medium and fabricated on indium-tin-oxide (ITO) glass with top-gate structure, thus an organic integrated pixel is easily made by integrating OLED with OTFT. The OTFTs show field-effect mobility of 0.4cm^2/Vs and on/off ratio of 10^3 order. The OLED is driven well and emits the brightness as large as 2100cd/m^2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4.6 μA /cm^2 at -19.7 V gate voltage. This simple device structure is promising in the future large-area flexible OLED displays.  相似文献   
956.
Electronic stopping powers for 0. 05-10 MeV protons in a group of organic materials are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The calculations are based on Ashley's dielectric model, and an evaluation approach of optical energy loss funct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Ashley's model because no experimental optical data are available for most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Barkas-effect correction and Bloch correction are included. The proton stopping powers for the considered organic materials except for mylar in the energy range from 0.05 to 10 MeV are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may be useful for studies of various radiation effects in these materials and for spa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57.
张福俊 《物理》2008,37(11):807-807
2000年,美国的《科学》杂志将有机电子学取得的进展列为2000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这些成果中包括人类基因组草图、克隆技术等重大发现.同一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黑格尔、麦克迪亚米德、白川英树等人,奖励他们在有机电子学、有机/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58.
有机光伏电池物理性能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伟  高中扩 《物理学报》2008,57(4):2567-2573
在分析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物理工作过程的基础上,依据光学原理和扩散理论建立了非相干光吸收模型和激子传输模型. 模拟了限制光伏效率的光学吸收和激子扩散两个主要过程,获得了薄膜厚度与光学吸收、转换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增强有机薄膜的光学吸收、激子分离与传输并获得高转换效率的有机光伏电池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有机光伏电池 光学吸收 激子扩散 模拟  相似文献   
959.
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SiO2衬底上生长并五苯和酞菁铜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得到在SiO2衬底上生长的并五苯薄膜是以岛状结构生长,其大小约为100nm,且薄膜有较好的结晶取向,呈多晶态存在. 酞菁铜薄膜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机理,其呈非晶态存在. 还对通过掩膜的方法制作得以酞菁铜和并五苯为有源层的顶栅极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有源层的厚度为40nm,绝缘层SiO2的厚度为250nm,器件的沟道宽长比(W/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并五苯薄膜 酞菁铜薄膜 μEF)')" href="#">场效应迁移率(μEF)  相似文献   
960.
薄膜生长速率对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的方法制备了酞菁铜(CuPc)和富勒烯(C60)构成的平面异质结结构光伏器件,并初步研究了CuPc薄膜生长速率对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以较大薄膜生长速率制备的器件表现出较大的短路电流和能量转换效率。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生长速率较大的CuPc薄膜结晶相含量较少,薄膜结构较均匀、致密、平整,这可能使得CuPc薄膜激子扩散和载流子迁移特性得到提高,也可能改善其与C60受主薄膜和ITO阳极的接触,并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和收集,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光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