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0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34篇 |
综合类 | 4篇 |
数学 | 11篇 |
物理学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低温动力技术,测量系统获取飞行过程遥测参数的同时,需要完成火箭发射前低温推进剂加注期间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可靠获取。相比传统火箭,对测量系统在供配电和地面测控的可靠性设计、连续工作时间、测试性、扩展性和箭地接口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1553B总线的供电测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功能和测控信息流向,分析了系统设计的4项关键技术:单机设备智能化设计、箭地接口简化设计、总线通信协议和高可靠PXI冗余备份设计。设计的新型供电测控系统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各项大型地面试验中成功实现了工程应用,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得到了充分验证,系统方案在其他项目中得到了推广。 相似文献
82.
在当今高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于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和加深,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了不俗的表现。综合以上的诉求以及对于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设计出一种用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器械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种器械的预算、评估、使用、保管等方面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智能化管理。保证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械可以满足当前教育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对于器械的应用管理更加完善。通过对于检测分析,采用这种管理系统可以大大的减少高校体育场馆中各器械的保存率和丢失率。 相似文献
83.
世界空军的机载武器发展呈现出智能化、高精度化的趋势,有些武器可在复杂环境下自主识别、选择并精确地对目标实施攻击,这为空军提供了更加灵活、可靠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84.
85.
86.
无人机以其机动性强、高效费比、无人化等独特优势搭载光电对抗系统应用于无人化电子战,夺取战场主动权,是目前光电对抗发展的热点.分析光电侦察告警、电子压制与干扰、光电隐身等光电对抗技术在无人机平台的应用,重点从小型化、轻型化、标准化等方面论述无人机平台光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了无人机蜂群技术,以及智能化光电对抗体系在未来复... 相似文献
87.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用仪器仪表也在不断地更新,目前它正朝着高精度、宽量程、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带单片机的各种数字式仪表的使用,就是一个例子。本文就数字式仪表的误差问题,做一粗浅的讨论,希望 相似文献
88.
无人机在枯燥任务领域、恶劣环境任务领域和危险任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零伤亡、低费效比等特性,在现代战争中屡立战功。未来战争是智能化、信息化战争,人工智能在给无人机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也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电磁环境下信息的稳定传输与掌控。无人机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乃至电磁制衡能力一定程度上引领信息化装备电磁攻防的发展趋势。综述无人机的电磁环境效应与电磁防护技术,阐述信息层面与能量层面的无人机电磁反制与电磁防护方法,以期从智能化角度实现无人机电磁攻防。 相似文献
89.
由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和北京电力试验研究所共同研制的CYJ-1型超声燃油流量计,经半年试用后,于1988年12月27日在京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由华北电管局、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能源电力规划设计院、北京市计量测试研究所等15个单位的18名专家组成。 由于发电厂用燃油的粘滞性和脏污性,不适宜采用常规计量仪表,长期以来没有完善的计量手段。采用超声Doppler原理研制成功的超声燃油流量计,是非接触传感方式,它具有使用、安装、维修方便和节能等优点。所研制的流量传感器,信号检测及由单片微机组成的运算和显示系统方案先进,其技术性能与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l/6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