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9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1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欧文·朗缪尔是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34年,朗缪尔受邀前往日本和中国北平学术演讲,与我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进行座谈。他的精彩演讲给我国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据朗缪尔文集等文献和当时报刊的报道,力图重现朗缪尔中日讲学之盛况。  相似文献   
122.
3种海产蟹类血淋巴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PI ZYM试剂盒和酶活力测试盒检测了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好3种海产蟹血淋巴中的19种酶及血清中6种免疫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有5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高,有3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少或没有.血清中酚氧化酶(PO)和溶花菌酶(LZM)活力日本(虫寻)最高,拟穴青蟹最低,拟穴青蟹与其他 2种蟹差异显著(P<0.01),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虫寻)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拟穴青蟹最高,三疣梭子蟹最低,拟穴青蟹与三疣梭子蟹差异显著(P<0.05),日本(虫寻)与其他2种蟹无明显差异;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在3种海蟹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3.
镥铕共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共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新方法,以嗜水气单胞菌菌株B11包被微孔板,与Eu3+标记的兔抗IgG免疫反应后,加入含有共发光离子Lu3+的解离增强剂,由于Eu3+和Lu3络合物的共发光效应,时间分辨荧光大大增强,有效放大了检测信号,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优化了共发光体系的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3...  相似文献   
124.
日本荚蒾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仅零星分布于部分海岛。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8个居群共125份日本荚蒾样品进行了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7条引物用于ISSR-PCR,共扩增得到240个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32个。在物种水平上,日本荚蒾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达96.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7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58 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居群水平上,日本荚蒾的PPB为32.61%,H为0.073 1~0.136 3,均值为0.108 8;I为0.109 2~0.205 1,均值为0.164 2;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527 1,基因流(Nm)为0.448 7,遗传距离为0.098 2~0.254 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理来源的日本荚蒾大多聚为一类,呈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日本荚蒾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但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可能是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5.
多肽疫苗;日本血吸虫26ku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抗原肽研究  相似文献   
126.
刘献铎 《应用声学》1987,6(3):47-48
日本对工业产品的工业标准(JIS)是国家标准.下列超声诊断仪器的强度标准是在1984年由工业部和卫生部公布的.  相似文献   
127.
报告从日本续断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二个新的五糖三萜皂甙,应用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等NMR新技术互相配合的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为:3-O-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酯甙(1),和3-O-[β-D-吡喃葡萄糖(1→4)] [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结果表明,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技术互相配合的方法测定寡糖链结构十分有效,高度重叠的糖基1H-NMR信号可按一定规律分离,容易鉴别,糖基之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可以准确测定,不需要对化合物进行化学降解或衍生化。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