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0篇 |
晶体学 | 17篇 |
力学 | 17篇 |
综合类 | 9篇 |
数学 | 2篇 |
物理学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水热合成-负载法制备了Ni/Ce-Zr-Al-Ox催化剂,测试了该催化剂上CO2重整CH4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并考察了添加少量水蒸气对CO2重整CH4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水蒸气的反应气中反应198 h后CH4和CO2的转化率分别为89%和98%,H2/CO摩尔比约为1.00,且没有任何失活.添加3.2%的水蒸气后,CH4转化率提高到94%,CO2转化率不变,H2/CO摩尔比约提高0.06,同时稳定性也很好.计算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水蒸气后,CO2重整CH4被促进,逆水煤气反应被抑制,而水蒸气重整CH4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2.
以磷石膏为原料,利用蒸压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料浆固液比、反应时间、蒸压压力对产品长径比的影响,并借助透射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料浆固液比0.15 g· mL-1、反应时间0.5h、蒸压的压力0.3 MPa,在此条件下制备出了长径比99.07、晶须直径约1μm、纯度高、结晶良好的晶须产品.并从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物相分析三个方面阐明了半水硫酸钙晶须生长规律.本研究对磷石膏的高值化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采用拟静态沸点计法测定两种碳氢燃料在11种不同配比下的泡点蒸气压和平衡温度,用Antoine方程关联了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精度良好,同时计算了气化焓和气化熵.在假设两种燃料组成“假二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给出了T-x,y和P-x,y相图.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研制和有关模拟计算、过程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一、选题原因 河北省正定县工艺美术公司使用由河北省遵化县钛金设备厂生产的TC-1(改装)型φ450真空镀膜机进行钢制手表壳的镀钛生产时,按原定工艺数据,镀膜达不到要求的质量指标:牢固度和色深均不稳定,总体色差、单件色差和光亮度都不符合要求,成品率只有6%.为寻找合理工艺数据,供需双方一起努力,进行过多次试验,历时数月,问题仍然未能解决,最后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法. 二、第一轮试验 1.经过认真分析,在对次要工艺条件进行充分简化和压缩的基础上,定出七个因素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其余因素保持良好固定状态, 用L13(6 1 × 3 6)正交表安排了第… 相似文献
106.
蒸养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蒸汽养护条件下,粗细集料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C60塑性蒸养混凝土而言,当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强度随砂率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强度一般随细集料细度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砂率一定时,混凝土强度随粗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7.
关于中、小型观众厅音质设计的工程方法,作者在前文(I)中,就引言、音质设计的前提条件、合理的体积、尺度的选择几个问题作了介绍.本文将对音质设计中的体型和吸声处理问题,作一介绍,以资设计中参考. 一、体 型 1.顶棚斜角(β) 观众厅地坪的坡度越大,对于视觉和直达声都有利,但是反射于舞台口处顶棚的一次反 相似文献
108.
109.
采用浸泡镀敷的方法在多孔硅表面形成了一铜镀层,通过对掺铜前后多孔硅的光致发光(PL)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的研究,讨论了铜在多孔硅表面的吸附对其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表明,掺铜对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具有明显的猝灭效应,并使多孔硅的发光峰位蓝移。由于多孔硅表面铜的吸附使硅-氢键明显减少,而铜原子和硅的悬挂键成键会形成新的非辐射复合中心,从而使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强度衰减。且浸泡溶液的浓度越高,这种猝灭效应越明显。而多孔硅发光峰位的蓝移,则是由于在发生金属淀积的同时伴随着多孔硅表面Si的氧化过程(纳米Si氧化为SiO2)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