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69篇 |
免费 | 3125篇 |
国内免费 | 194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05篇 |
晶体学 | 181篇 |
力学 | 3202篇 |
综合类 | 291篇 |
数学 | 2266篇 |
物理学 | 87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326篇 |
2022年 | 461篇 |
2021年 | 499篇 |
2020年 | 337篇 |
2019年 | 392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481篇 |
2014年 | 995篇 |
2013年 | 697篇 |
2012年 | 762篇 |
2011年 | 931篇 |
2010年 | 862篇 |
2009年 | 960篇 |
2008年 | 1048篇 |
2007年 | 744篇 |
2006年 | 689篇 |
2005年 | 623篇 |
2004年 | 703篇 |
2003年 | 713篇 |
2002年 | 463篇 |
2001年 | 539篇 |
2000年 | 486篇 |
1999年 | 306篇 |
1998年 | 309篇 |
1997年 | 250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168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使用5—27 keV能量范围内的单能电子束轰击薄碳衬底上的薄Al (Z=13),Ti (Z=22),Cu (Z=29),Ag (Z=47),Au(Z=79)靶,使用硅漂移型探测器(SDD)收集产生的特征X射线,测量了Al,Ti,Cu的K壳层电离截面以及Cu,Ag和Au的L壳层特征X射线的产生截面,并且使用蒙特卡罗PENELOPE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本文给出了Cu的L壳层特征X射线产生截面.与半相对论扭曲波玻恩近似(semi-relativistic distorted-wave Born approximation,DWBA)理论值相比,本文的大多数实验值在7%的范围内与理论值符合.研究表明,中重元素的L壳电离截面的理论计算以及相应的原子参数有待更精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2.
直线运动动态目标发生器用于检测与标定光电跟瞄吊舱的动态分辨率、跟踪带宽等性能指标。动态目标发生器内置平行光管用于模拟无限远动态目标,动态图形置于光管的焦平面并做变速直线运动模拟地面景物的移动动态。发生器内的平行光管由于其长焦距、大口径、大视场的特点,其二级光谱需重点考虑,基于复消色差理论,矫正二级光谱并平衡场曲等其余像差。设计了1m焦距、口径100mm、视场角为5°的大视场、长焦距无限远目标模拟光学准直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优于0.3@100lp/mm,畸变≤0.03%,沿轴色差远小于焦深,有效地矫正了二级光谱。采用分辨率板法检测光学系统的轴上、轴外点的空间分辨率,检测结果表明光管的空间分辨率均达到20组152lp/mm,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了实现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快速设计,基于经典的回旋管的稳态单模非线性理论方法,开展了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束波作用效率的理论模拟研究。由于单模理论无法匹配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输入腔、中间腔两端的突变边界条件,所以输入腔与中间腔都只能采用给定场法进行求解。回旋速调管的输出腔的功率输出端通常采用缓变结构,这种腔体可以采用单模自洽理论进行求解。对两腔毫米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进行了理论模拟,并与商业粒子模拟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值理论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离子通道可以有效抑制电子束在等离子体环境内传输过程中的径向扩散,已有工作研究了离子通道对电子束的影响,但离子通道建立过程和暂态特性研究则更有助于理解和利用离子通道在电子束长程传输中的作用。本文利用PIC方法对离子通道的时空分布进行二维模拟,并基于单粒子理论推导出描述离子通道振荡的解析模型,对上述两种模型的结果相互校验。上述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长程传输过程中,相对论电子束在等离子体内部建立的离子通道是持续周期振荡的,电子束密度、电子束初始半径以及环境等离子体密度都会对离子通道的振荡规律产生影响,针对不同的等离子体环境选择合适的电子束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离子通道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传输过程中电子束的束流质量。 相似文献
106.
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平台-机载天线一体化耦合计算属于典型多尺度时域电磁计算问题,采用传统的FDTD方法数值模拟时,由于精细结构的存在导致网格量巨大,计算效率低下。介绍了一种将非均匀FDTD方法与细导线FDTD方法以及多网格集总元件FDTD方法相结合的时域混合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计算开销,结合并行计算技术,快速计算得到天线端口上耦合产生的瞬态电压和电流响应,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无人机平台-天线一体化前门耦合数值模拟中。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量子 Sutton-Chen多体势, 对熔体初始温度热历史条件对液态金属Ni快速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采用双体分布函数g(r)曲线、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和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微结构有显著影响, 但在液态和过冷态时的影响并不明显, 只有在结晶转变温度Tc附近才开始充分显现出来. 体系在1×1012 K/s的冷速下, 最终均形成以1421和1422键型或面心立方(12 0 0 0 12 0)与六角密集(12 0 0 0 6 6) 基本原子团为主的晶态结构. 末态时, 不同初始温度体系中的主要键型和团簇的数目有很大的变化范围, 且与熔体初始温度的高低呈非线性变化关系. 然而, 体系能量随初始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 初始温度越高, 末态能量越低, 其晶化程度越高. 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发现, 在初始温度较高的体系中, 同类团簇结构的原子出现明显的分层聚集现象, 随着初始温度的下降, 这种分层现象将被弥散开去. 可视化分析将更有助于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液态金属Ni
熔体初始温度
微观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108.
矿井喷雾降尘是利用水雾使粉尘润湿沉降的过程,考虑到固体与液体间分子作用力,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液滴沿固壁铺展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铺展直径及动态接触角随时间呈指数规律,确定了液滴表面张力与铺展最大直径间的关系,固壁润湿性对铺展最大速度值影响较大,这些与物理试验及文献结果符合良好. 进一步考察了疏水性强的固壁,发现当液滴表面张力足够小时,铺展接触角可以在90°以下,与理论公式符合. 研究发现铺展过程中伴随着振荡,且铺展到最大时液膜有回缩趋势.
关键词:
液滴
格子Boltzmann方法
铺展
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09.
离散Lyapunov矩阵方程X—AXB=C的一种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冰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1994,8(1):90-92
本文提供了求解离散Lyapunov矩阵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首先讨论了系数矩阵为三对角形矩阵的公式解法,然后通过相似变换,将该方法推广到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研究了T型管状接头在面内和面外弯曲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通过将材料常数和初始裂纹尺寸作为随机变量,采用MonCarlo模拟方法对疲劳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