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1121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377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1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Cu、Zn、Fe和M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稀HCl溶液提取土壤中有效态Cu、Zn、Fe和Mn,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含量.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0%-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干扰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2.
于喆英  毛桂洁 《光谱实验室》2007,24(6):1044-1048
采用HNO3和HClO4消解防风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铜、锰、锌和铁含量.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风中4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用8-羟基喹啉-Mg(Ⅱ)共沉淀体系,以Mn(Ⅱ)为内标,快速共沉淀分离富集啤酒中的铜和铅,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的方法。共沉淀受pH值、载体镁和内标锰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为9的条件下,能够定量共沉淀试样中的铜和铅。当试液为1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铜6.28×10-3 μg·mL-1,Pb 2.26×10-2 μg·mL-1回收率为97.6%~103.0%,基本消除了基体干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无需收集全部沉淀,与传统的共沉淀方法比较,克服了收集沉淀费时的缺点。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4.
The permanent deflection of a thin circular plate struck normally at its center by a projectile is studied by an approximate theoretical analysis,FE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The plate made of rate sensitive and strain-hardening material undergoes serious local deformation but is not perforated during the impact.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an energy approach, in which the Cowper-Symonds equation is us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strain rate sensitive effects and the parameters involved are determined with the aid of experimental data.The maximum permanent deflections predic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EM sim- ulation and published papers obtained both by theory and experiment,and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for a wide r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plates and initial impact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85.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硫酸亚铁的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铁的浓度,根据铁的浓度换算成硫酸亚铁的浓度.火焰燃烧类型为空气-乙炔,测定波长为248.3 nm,测定时间为4.0 s,燃气流量为0.9 L/min,燃烧器高度为7.2 mm,氘灯作为背景校正.结果表明,小儿生血糖浆中铁...  相似文献   
86.
通常人们一提起气体的燃烧就自然会想到纯净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笔者为此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则可用于演示“助燃性”气体在“可燃性”气体中燃烧的实验,它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燃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百合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瑞菊 《光谱实验室》2008,25(5):816-818
建立了湿法消解和超声波震荡提取相结合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百合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铜、锌、铁、锰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无背景吸收;钾、钠、钙、镁易于电离,测定时需要在样品稀释液中加入消电离剂氯化锶;钾、钠产生分子吸收,需要自吸收扣背景。测定结果与湿消解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34%。  相似文献   
88.
汪洋  董刚 《力学学报》2020,52(6):1655-1665
预混火焰界面的RM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导致的界面混合区增长过程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十分常见,但化学反应对其增长的影响机理仍不明确,反应性界面混合区增长速率的预测也未见报道, 因此,开展RM不稳定过程中火焰界面演化和混合区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带单步化学反应的Navier-Stokes方程和高精度数值格式,研究了正弦形预混火焰界面在平面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作用下的RM不稳定过程.结果表明, 在入射激波作用后的阶段,除RM不稳定本身导致的界面演化为"钉-帽"和"泡"形结构外,化学反应一方面以预混火焰传播的方式促进了界面中"泡"结构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与涡结构的复杂相互作用促进了"钉-帽"结构的增长.化学反应活性越强, 火焰界面的"泡" 结构和"钉-帽"结构的增长越快.在第一次反射激波作用后的阶段,化学反应以相同的火焰传播方式对"泡"和"钉-帽"结构产生影响, 两者效应相抵,因而导致反射激波作用后的阶段中界面混合区增长不受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分别针对入射激波和第一次反射激波作用后的火焰界面混合区增长速率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为探索反应性RM不稳定过程的理论预测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避免密闭空间内可燃预混气体爆炸事故造成的伤害,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爆炸超压预测是抗爆设计和日常安全管理的关键。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利用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模型建立了爆炸超压模型;对比发现,当体积较大时,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较大体积密闭空间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造成火焰前锋面褶皱并引起湍流燃烧,导致火焰前锋面表面积大幅增加,且在火焰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自相似分形特征。依据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过程中的自相似分形特征,基于分形燃烧理论和相关经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考虑可燃预混气体爆炸火焰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的爆炸超压预测模型,并与实验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密闭空间体积较大时,利用褶皱及湍流火焰传播理论建立的爆炸超压模型进行峰值压力估算时,两种工况下实验所得和理论计算所得相对误差分别为10.4%和11.1%,较光滑层流火焰传播理论爆炸超压模型相比,误差分别减少了72.3%和50.6%。本文所建立理论模型与实验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结构抗爆设计或日常安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
基于火焰不稳定和爆炸超压的耦合机制,通过向光滑火焰模型中引入褶皱因子,建立了褶皱火焰模型和湍流火焰模型,对密闭燃烧室内爆炸超压进行理论预测,且对比了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对爆炸超压预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增强的流体动力学不稳定作用下,膨胀火焰失稳加剧,且在定容燃烧阶段形成胞状火焰;光滑火焰模型忽略了火焰不稳定,爆炸超压理论预测值比实验值偏低,且等温压缩下超压预测值低于绝热压缩下的预测值;湍流火焰模型高估了火焰褶皱程度,超压预测值远高于实验值;褶皱火焰模型可成功预测丙烷/空气爆炸压力和燃烧室体积V=25.6 m3的甲烷/空气爆炸压力;对于甲烷/空气爆炸,燃烧室体积V≤1.25 m3时,实验压力值介于褶皱火焰模型和绝热光滑火焰模型预测值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