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1087篇
化学   2039篇
晶体学   343篇
力学   123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301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邱巍  马英驰  吕品  刘典  徐晓娟  张程华 《物理学报》2012,61(9):94204-094204
本文对掺铒光纤放大器中的光速减慢传输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直接利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中抽运光 强度和掺铒光纤长度,通过优化控制参量来降低信号光强度损耗系数,从而可以实现无强度损耗光速减慢传输, 研究结果表明:当抽运光功率为3.5 mW时,信号光强度损耗系数近似为零;当抽运光关闭时,掺铒光纤长度为 0.1 m时,信号光强度损耗系数近似为零.  相似文献   
952.
赵鹤玲  夏海平  罗彩香  徐军 《物理学报》2012,61(8):86102-086102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Bi2O3掺杂的(0.9-x) GeO2-xNb2O5-0.1BaO (含量x为摩尔分数, x=0, 0.04, 0.07, 0.1)系列玻璃. 测定了玻璃样品的差热分析(DTA)曲线、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从DTA曲线分析得到玻璃的结晶起始温度与软化温度之差(Tx-Tg)达200℃以上. 吸收光谱中可观察到位于500, 700, 808和1000 nm处的吸收峰, 并随着Nb2O5含量x的增加吸收边带发生红移. 在波长为808 nm激光激发下, 观察到发光中心位于1300 nm处、荧光光谱半高宽约为200 nm的宽带发光. 荧光强度随Bi2O3掺杂量δ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 当掺杂量δ达到约0.01时, 荧光强度达到最强. 随着Nb2O5含量x从0.04增加到0.1时, 荧光强度逐步减弱. 样品的XPS峰分别位于159.6和164.7 eV, 它们介于Bi3+与Bi5+的特征结合能之间, 因此Bi3+与Bi5+可能同时存在于玻璃基质中. 从XPS及Bi离子的发光特性推断, 宽带的荧光发射可能起因于Bi5+. 随着Nb2O5含量x的增加, 荧光强度逐步减弱. 分析认为, Nb2O5取代GeO2后形成了NbGe缺陷, 需要低价Bi离子进行电子补偿, 因而抑制了Bi5+形成, 致使荧光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953.
空气包层大模场面积掺镱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瑰  蒋作文  彭景刚  李海清  戴能利  李进延 《物理学报》2012,61(14):144206-144206
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气相液相混合掺杂技术制备大芯径掺镱石英光纤预制棒, 以此作为有源纤芯制备了纤芯直径约90 μm的掺镱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 纤芯组分为镱铝磷共掺.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面积约1330 μm2, 纤芯数值孔径0.065,包层数值孔径0.5.首次实现了国产掺镱光子晶体光纤的高功率高效率激光输出, 1 m长的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实现102 W 激光输出,斜率效率76%.  相似文献   
954.
俞宇颖  习锋  戴诚达  蔡灵仓  谭华  李雪梅  胡昌明 《物理学报》2012,61(19):196202-196202
进行了10—27 GPa应力范围内Zr51Ti5Ni10Cu25Al9金属玻璃的平面冲击实验以研究其高压-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塑性行为.由样品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的分析获得了冲击加载过程的轴向应力,并通过轴向应力与静水压线的比较获得剪应力.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存在明显的松弛效应,但Zr基金属玻璃的Hugoniot弹性极限随着冲击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塑性波阵面上的剪应力则显示先硬化而后软化现象,而且软化的幅度随冲击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加载下Zr基金属玻璃的上述剪应力变化特征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比较一致,但与压剪实验结果和一维应力冲击实验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55.
报道了一种新的可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有效激发的黄色发光玻璃.这种超宽带黄色荧光玻璃样品是在低硅钙铝酸盐玻璃基质中掺杂Ce3+,并采用熔融法制备的.通过对吸收光谱、激发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不同激发源下荧光强度和峰值波长的测试,分析了样品的发光特性.并利用蓝光LED来激发样品,获得白光发射.从色坐标的计算和玻璃本身的优势来看,这一发光体系在照明和显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6.
由Iachello提出的核类似铜酸盐超导模型具有su(3)代数结构,其平均场近似下的Hamilton量可以写成su(3)生成元的线性组合.通过代数生成元的实现,该模型约化的Hamilton量具有Su_s(1,1)SU_d(1,1)代数结构,利用相干算子U(θ,φ)的幺正变换,可得到系统约化Hamilton量的能隙方程及本征值,发现应用不同代数结构求解会得到不同侧重点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57.
吉川  徐进 《物理学报》2012,61(23):369-373
系统研究了点缺陷对晶体硅中氧沉淀生成的影响,及点缺陷和氧沉淀对重掺硼直拉硅单晶p/p+外延片中铜沉淀的影响.样品先在不同的气氛下进行1250℃/60 s快速热处理,随后在750℃/8 h+1050℃/16 h常规热处理过程中引入铜沾污.通过腐蚀结合光学显微镜研究发现,以O2作为保护气氛时,p+衬底中的沉淀密度较小,以Ar和N2作为保护气氛时,重掺硼p+衬底中生成了高密度的沉淀,且在上述所有样品的外延层中均无缺陷生成.研究认为,以O2作为保护气时引入的自间隙硅原子(SiI)可以抑制沉淀的形成,而以Ar和N2作为保护气氛时引入的空位则会促进沉淀的生成,这是导致此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研究还发现,p/p+外延结构能很好地吸除硅片中的铜杂质,从而保持了外延层的洁净.  相似文献   
958.
采用下降法生长技术,沿a向[1120]生长的掺碳钛宝石晶体,在切割等加工过程中掺碳钛宝石晶体经常发生定向开裂的现象.本文对掺碳钛宝石晶体的定向开裂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定向裂纹是在基质氧化铝晶格的(1100)面上发源,并且沿着f00011晶向即c轴方向扩展.采用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Crystalmaker)模拟得出,基质氧化铝晶格原子在(1100)面上的原子排列最为稀疏,并且在(1100)晶面上,垂直[0001]晶向相邻原子间距最大,在应力作用下晶格(1100)[0001]系统的开裂强度最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等仪器和手段,发现在开裂的掺碳钛宝石晶体中沉积了不规则的碳包裹物,降温过程中包裹物的热膨胀失配引起巨大的内应力,使得裂纹在晶体最薄弱的系统(1100)[0001]面上发源并扩展,导致晶体的宏观定向开裂.该研究对优质钛宝石晶体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9.
针对Si/Al掺杂量增大使BaO-(1-x)SiO2-xAl2O3-B2O3-0.005Er3+(x=0,0.5,1,摩尔分数)玻璃样品的1 540 nm红外发光和540 nm上转换发光强度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讨论了阳离子掺杂对稀土离子周边对称性和电负性变化与荧光行为的内在关系。红外傅里叶透射光谱显示,不同掺杂浓度下样品的最大声子能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光谱随掺杂浓度的变化与玻璃体系的最大声子能量无关。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4I13/24S3/2能级的光学参数,通过比较两能级的跃迁几率(A)、寿命(τ)、荧光分支比(β)和受激发射截面(σ)等光学参数,发现4I13/2能级和4S3/2能级的相关参数呈现相反的趋势。最后测试了样品4I13/2能级下1 540 nm的寿命,进一步从电负性角度考虑了样品的发光效率。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60.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非晶态结构的Hg1-xCdxTe薄膜,并利用台阶仪、XRD、原子力显微镜、EDS等分析手段对薄膜生长速率、物相、表面形貌、组分比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溅射气压对薄膜生长速率、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分有直接影响。随着溅射气压增大,其生长速率逐渐降低。当溅射气压高于1.1 Pa时,薄膜XRD图谱上没有出现任何特征衍射峰,只是在2θ=23°附近出现衍射波包,具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当溅射气压小于1.1 Pa时,XRD谱表现为多晶结构。另外,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而且溅射气压对薄膜组成的化学计量比有明显影响,当溅射气压为1.1 Pa时,薄膜中Hg的组分比最低,而Cd组分比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