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701篇
化学   1612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75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辛亮  邵青  王俏  程翼宇  瞿海斌 《分析化学》2007,35(7):1083-1086
以自制微透析探针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芍药苷微透析实验,评估灌注液流速、人工细胞外液中药物浓度、回收率测定方法及半透膜性质对自制同轴型微透析探针取样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制探针的回收率随灌注液流速升高呈近似指数曲线降低。当灌注流速为8.0μL/min时,回收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采用直接透析法或反向透析法所得同一探针回收率存在显著差异。回收率因探针不同而存在差异。探针在体内连续取样6h,半透膜的通量未见衰减。实验室自制探针性能稳定,可用于体内微透析研究。  相似文献   
962.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羟基葫芦[6]脲(HOCB6)与水溶性苯胺蓝(AB)、荧光素(FS)和甲基紫(MV)之间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HOCB6与FS和MV无相互作用,而与AB能形成1∶1型的HOCB6-AB内包结物,并测得HOCB6-AB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1.02×103L.mol-1。考察了溶液的pH值、常见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等对该包结物的形成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选用不同荧光探针作客体,揭示客体分子的大小和空间位阻对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空间匹配的条件下,通过疏水和氢键作用形成稳定的包结物。  相似文献   
963.
以邻氨基苯甲酸(Abz)为荧光发射基团、2,4-二硝基苯基乙二胺(Eddnp)为荧光猝灭基团,设计合成了SARS-CoⅤ3CL蛋白酶的新型荧光多肽底物:H2N-E(Eddnp)STLQSGLK(Abz)-CONH2.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进行了表征,表明该多肽底物能被SARS-CoⅤ3CL蛋白酶识别,并在QS之间被专一性酶解.另外,利用该多肽底物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特性,对SARS-CoⅤ3CL蛋白酶的酶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荧光多肽底物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SARS-CoⅤ3CL蛋白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964.
用光谱法研究了荧光分子4-二氰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DCV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23)月桂醚(BRIJ35)、十二烷基三甲溴化铵(DTAB)胶束间的相互作用.与在水中相比,在上述3类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探针的荧光强度分别增加到3.3、5.4和5.1倍;最大发射波长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分别蓝移了5、11和9nm.由此可知,DCVA在DTAB和BRIJ35胶束中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相似,而在SDS胶束中DCVA所处微环境的极性较大.通过DCVA在3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强度,计算出了DCVA与其胶束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103、1.4×103和8.8×102.  相似文献   
965.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食品中S.aureus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灭活S.aureus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PF)蛋鸡,从产蛋中纯化出卵黄抗体(IgY),其可以高效、特异性地捕获S.aureus.将IgY固定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可用于食品中...  相似文献   
966.
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平台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实时监测等特点,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显示出独特的物化性质,如光学、电学、机械、催化和磁性等.金属(如Au、Ag、Cu及其合金)纳米簇(MN...  相似文献   
967.
秦洪才  袁成卫  宁辉  孙云飞  张强  许亮  严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2):023002-1-023002-5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的高功率平板波导螺旋阵列天线。以平板波导馈电,降低了馈电复杂性和馈电结构高度;对基本的电探针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控制扇形缝隙的圆心角大小来调整耦合量,并采用上下脊结构消除反射;设计了短螺旋天线结构,通过分离的参数分别优化轴比和反射,得到天线的轴比在?7°~7°的范围内小于0.5 dB;构建了一个20单元的直线馈电阵列,通过电探针结构从平板波导中耦合能量,实现了20单元的等幅馈电。最后仿真了一个工作在4.3 GHz,包含20×20个单元的螺旋阵列天线,结果表明:该天线的增益为31.6 dB,口径效率为74%,在4.11~4.43 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小于?16 dB,功率容量3.6 GW。  相似文献   
968.
陈强  潘嶙  黄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3):033003-1-033003-7
设计了一款用于微波无线传能的5.8 GHz高效率双极化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包含5.8 GHz双极化接收天线和5.8 GHz F类整流电路,并通过金属探针实现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的集成。接收天线为2×2微带阵列天线,采用了金属环加载技术提升天线的阻抗带宽和鲁棒性。采用金属探针代替常规微波接插件和线缆,实现了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的集成,该集成技术不仅简化了整流天线结构,还降低了整流天线的重量、损耗和成本。将双极化整流天线进行了加工和整流效率测试并将其与同样口径面积的线极化整流天线进行比较。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1.47 mW·cm?2的最佳入射功率密度下,该双极化整流天线的最大转换效率达到76.8%。与线极化整流天线相比,当入射波极化方向在0°~90°变化时,双极化整流天线的转换效率始终保持在62%以上,具有稳定的直流输出,表现出良好的全极化接收整流性能。  相似文献   
969.
用光谱法研究了荧光分子2-(对-己基胺基)苯基-3, 3-二甲基-5-乙酯基-3H-吲哚基-甲基-二-十八烷基碘化铵(A)与Triton X-100/正庚烷/正己醇/水反胶束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测定了A在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所处环境的微极性、各向异性参数和pH效应,此外还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考察了水在反胶束中的状态。由以上实验结果得到了有关Triton X-100反胶束的结构信息,初步推测了A在该体系中的大致位置。  相似文献   
970.
王淑莹  章海军  张冬仙* 《物理学报》2013,62(3):34207-034207
提出和发展了基于毛细管-微球组合探针的任选区、 高分辨显微成像新方法. 建立了微球显微成像的物理模型, 利用成像理论,推导出微球成像的放大倍率; 采用3.0, 4.4, 5.6, 7.5, 10.0 μm等不同直径的SiO2微球, 对未经刻录的DVD光盘进行了微球显微成像实验, 可以观察到DVD光盘的微纳米结构被明显放大且对比度显著提高, 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 采用毛细管微探针操纵微球的方法, 实现了基于微球透镜阵列的样品微纳米结构的高分辨显微成像;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将毛细管微探针与微球组合, 制备出毛细管-微球组合型探针, 首次实现了基于微球透镜的样品任意区域高分辨显微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