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4篇 |
免费 | 2774篇 |
国内免费 | 204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77篇 |
晶体学 | 77篇 |
力学 | 260篇 |
综合类 | 159篇 |
数学 | 870篇 |
物理学 | 73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61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172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461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424篇 |
2010年 | 468篇 |
2009年 | 477篇 |
2008年 | 555篇 |
2007年 | 488篇 |
2006年 | 555篇 |
2005年 | 433篇 |
2004年 | 459篇 |
2003年 | 401篇 |
2002年 | 424篇 |
2001年 | 307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89篇 |
1998年 | 211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195篇 |
1994年 | 150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135篇 |
1991年 | 132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方永得 张玉虎 M.Oshima Y.Toh 周小红 M.Koizumi A.Osa A.Kimura Y.Hatsukawa T.Morikawa M.Nakamura M.Sugawara H.Kusakari 《中国物理 C》2006,30(2):99-104
利用在束γ谱学实验技术, 通过173Yb(19F,4nγ)反应
布居了188Au的高自旋态, 并对其准粒子带结构进行了研究. 基于实验测量结果, 对原有的双奇核188Au能级纲图做了较大的修改. 通过系统性比较, 对15+以上的能级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4.
q变形对相干态的相位概率分布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推广Pegg和Barnett的相位算符和相位态到q变形的双模情况, 应用数值计算
研究了q变形对相干态的相位概率分布特性. 结果表明, q变形对相干态的相位概率分布受到相位参数、q参数和参数│ξ│的调节, 从而反映出不同的量子相干特性. 相似文献
125.
在e-A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 喷注穿过冷核介质时, 多重散射诱导胶子辐射会导致对碎裂函数的修正及喷注的能量损失.前期研究中关于计算e-A深度非弹性散射中胶子辐射振幅的两种方法: 螺旋振幅近似和微扰QCD严格计算都异常繁杂.
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 可以方便计算出多重散射导致胶子辐射的振幅, 得到的碎裂函数的修正以及能量损失与严格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根据Pegg-Barnett位相定义, 计算了一种新的奇偶非线性相干态的位相概率分布函数,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它们的位相统计性质.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奇偶非线性相干态的位相特性与通常奇偶相干态的位相特性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9.
陈永静 朱胜江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Y.X.Luo J.O.Rasmussen 车兴来 丁怀博 李明亮 《中国物理 C》2006,30(8):740-744
通过测量252Cf自发裂变所产生的瞬发γ射线, 对146Ce核的高自旋结构进行了重新研究, 结果更新了以前报道的能级纲图, 把八级形变集体带扩展到更高的自旋, 并且重新构建了可能的准γ带结构. 此外, 用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对146Ce核的八级形变带进行了计算, 低自旋处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0.
通过融合蒸发反应144Nd(19F,5n)布居了双奇核158Tm的高自旋态. 扩展了原来已知的带结构, 并建立了一条新转动带. 通过与相邻核的比较, 讨论158Tm核中两条四准粒子带的内禀组态, 并分别指定为πh11/2\otimes νh9/2(α=+1/2)\otimes (νi13/2)2和πh11/2\otimes νh9/2(α=-1/2)\otimes (νi13/2)2
组态. 建立在πh11/2\otimes νi13/2组态上的转动带被观测到呈现持续旋称反转现象, 而前述的两条高自旋区的
四准粒子转动带也呈旋称反转. 对这两种类型的旋称反转现象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简单而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