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7篇
  免费   4633篇
  国内免费   4322篇
化学   9274篇
晶体学   436篇
力学   286篇
综合类   228篇
数学   178篇
物理学   21490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890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892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946篇
  2014年   1629篇
  2013年   1471篇
  2012年   1554篇
  2011年   1507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559篇
  2008年   1501篇
  2007年   1313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157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1058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605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78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道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6):1238-1238,1202,1220
张志三,光谱学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副主编、顾问。早期致力于原子发射光谱应用的研究。建立较完善的分子光谱实验室,为我国光谱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热心进行激光光谱的应用研究,促进了我国激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的发展。张志三先生因病于2003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张先生严以律己,宽厚待人,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得科技界同行的爱戴和赞誉。得知张先生过世的消息,大家深为悲痛。张志三先生的生前好友于9月25日到医院向张先生作最后告别。  相似文献   
62.
原子光谱线增宽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原子光谱线增宽的几种原因 ,即 :①自然线宽 ,它是原子的内禀特性 (即在跃迁中所涉及到的能级的特性 ) ;②多普勒增宽 ,它是原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③碰撞增宽 ,它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对这几种原因分别给出了数量级上的估算。对原子光谱的测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3.
By using a microscopic sdIBM-2 2q.p, approach, the levels of the ground-band, 7-band and partial two-quasi-particle bands for ^72-84Kr isotopes are calculated. The data obtain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uccessfully reproduce the nuclear shape phase transition of ^72-S4Kr isotopes at zero temperature.The ground-state band is described successfully up to J^π=18^ and Ex=10.0MeV.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aligned requisite minimum energy has been deduce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no distinct change of nuclear states is caused by the abruptly broken pair of a boson, and predict that the first backbending of Kr isotopes may be the result of aligning of two quasi-neutrons in orbit g9/2, which galus the new experimental support of the measurements of g factors in the ^78-86Kr isotopes.  相似文献   
64.
用于强磁场的快响应真空规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了能在强磁场、强干扰环境下工作的快响应真空电离规(快规),用于对HL 2A装置偏滤器室和等离子体附近的中性粒子密度和通量进行原位测量。介绍了快规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验结果。在无磁场的情况下,快规对气体压强的测量范围为6.4×10-6~0.15Pa,在1×10-5~0.15Pa范围内,快规收集极离子流与发射电子流之比与气压保持良好线性关系;在0 15T的磁场下,快规的规管常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在规管对称轴与磁力线的夹角小于15o时,规管常数的变化小于10%。  相似文献   
65.
现在国际上大装置纷纷发现破裂放电而导致电流突然中止造成装置遭受重大的危害,因为能量熄灭阶段存在强烈的热通量,而且在电流熄灭阶段中产生强烈的逃逸电子,使得第一壁材料可运行的时间大大缩减;同时在真空器壁上产生很强的电磁力。所以,必须在大装置上建立一种避免和软化能量衰竭与电流衰竭,并且控制预计的放电破裂或突然终止放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66.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研究TATB样品微孔状况,分析了微孔结构参数的变化。采用不同制备工艺(机械研磨、化学合成、气流细化、全结晶、粉碎)和不同存放时间的TATB粉末样品共计7份。  相似文献   
67.
We stud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 the Fraunhofer diffraction pattern formed by the diffraction of a spatially coherent, polychromatic light through a slit. 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trum in some diffraction directions close to the singular direction is redshifted, compared to the spectrum of the incident polychromatic light, and blueshifted in other directions, and splits into two lines at the singular direction. We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68.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共聚物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坚  吴宏滨  侯琼  黄飞  阳仁强  杨伟  曹镛 《发光学报》2003,24(6):612-615
采用Suzuki方法合成了9,9-二辛基芴与萘并硒二唑的两种无规共聚物并研究了其紫外光谱、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两种聚合物的电致发光波长为650~666nm,均为发饱和红光的LED材料,其电致发光外量子效率最高达到了1.05%。随着共聚物中萘并硒二唑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发射波长均有少量红移。证明了根据共轭高聚物链内能量转移原理,在聚芴链中引入不同含量的窄带隙杂环单元可实现对聚芴发光颜色的调节。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70.
徐淮良  蒋占魁 《中国物理快报》2005,22(11):2798-2800
Radiative lifetimes of two short-lived levels (i.e. 4f^8 (TF6)6p^1/2 (6, 1/2)11/2,13/2) in Tb Ⅲ are measured by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LIE) technique with a two-step excitation process. Free Tb Ⅲ ions are produced in a laser-induced plasma. Lifetime values are evaluated with a deconvolution procedure of the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ignal with the temporal shape of second-step excitation pulse (about 1 ns). The lifetimes of the 4f^8 (^7F6)6p^1/2 (6, 1/2)11/2 and 4f^8(^7F6)6p^1/2 (6, 1/2)13/2 levels are determined to be 1.9 (2) and 2.0 (2)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