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力学   2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恢复系数及重力加速度的落球弹跳法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钢珠与玻璃板间的弹跳碰撞模型,推导出恢复系数及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公式,借助声音传感器采集了碰撞产生的脉冲声信号,同时测得恢复系数和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42.
任才贵 《大学物理》2012,31(7):19-20,23
从碰撞过程中形变与能量的转换关系出发,采用弹性度的概念,提供了解决小球与定轴杆一般非弹性碰撞问题的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43.
碰撞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弹性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碰撞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利用碰撞时间测定仪测量了钢球与钢板的碰撞时间.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放气槽的布局形式以及放气槽的开槽角度θ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放气总有效流通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多个放气槽的布局形式能够以更少的流量损失换取总压恢复系数的显著提升,且槽的数量越多,单个槽的有效流通面积越小,σ提升得越多,但当单个槽的有效流通面积d小于0.4Hth(按喉道高度无量纲化)时,这种变化趋势趋于平缓。当开槽角θ介于30°~120°时,放气量流量比随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当120°≤θ≤150°时,放气流量比随θ的增加而增加;30°≤θ≤150°时,喉道总压恢复系数σ随θ的增加而降低,而喉道压比Π随θ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因此采用多个0.2Hth~0.4Hth有效流通面积的放气槽为较理想的放气布局形式,而开槽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   相似文献   
45.
具有摩擦的刚体碰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刚体碰撞是力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但目前大都采用给定恢复系数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文则直接从两刚体碰撞时Newton第二定律出发,建立了计及摩擦的两刚体碰撞基本理论,并指出了以往研究通过给定恢复系数方法的错误之处。文中通过利用两刚体接触相对变位加速度与碰撞力的关系,定义了法向等效质量,对二维平面碰撞,通过一些简单的比较和定义给出了各种碰撞状态的分类判别法,并给出了碰撞力和冲量的解析式。指出法向等效质量依赖于碰撞状态,在反向滑动和停止滑动这两状态下的法向等效质量是变化的,因此导致其恢复系数是变化的,这样,恢复系数不仅与接触力(接触点情况)有关,而且还与两刚体的运动和动力参数有关,同时给出各种碰撞状态下的恢复系数计算式。  相似文献   
46.
采用两种材料碰撞时的恢复系数κ解决滚动摩擦力计算公式中ε的粗略确定问题.同时介绍弹性滞后系数的较精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7.
介绍碰撞打靶实验仪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两体碰撞问题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根据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的特点,力学中一般将碰撞的两个物体简化为两个不受外力约束的自由质点.解决自由质点的非完全弹性碰撞问题,除了应用动量守恒外,还需要给出恢复系数.由牛顿碰撞定律给出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碰撞过程的恢复冲量与压缩冲量之比,即  相似文献   
49.
王悦 《物理通报》2013,(5):18-19
恢复系数进行了更深入地讨论,总结了影响恢复系数的各种因素,并分析了"绝对恢复系数"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0.
研制了多功能球-球碰撞实验仪,利用该仪器对三组碰撞实验的研究发现,未退火小球和未退火小球碰撞可近似为弹性碰撞,其恢复系数为0.96;未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之间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本实验源自生活中的打靶实验,将其进行改造升级为物理实验中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发散思考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