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166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5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量了预结厚膜在不同压力下的密度,用SEM观测了三次烧结扣揭去银的银夹板厚膜、银包套厚膜的厚度和表面、横截面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厚膜的临界电流密度比单晶中的临界电流密度低两个量级的原因可能是;在制备过程中粉末内存在的空气,在烧结时产生的空洞而导致厚膜的织构和晶粒间的连接变差,提出了降低空洞、提高厚膜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Ni-SD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氧化镍(NiO)粉末和Ce0.8Sm0.2O1.9(SDC)粉末,并将NiO与SDC按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制备工艺制备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阳极前身。再用自组装的还原装置将其在820℃经2.5h还原后,采用四端子法测量其电导率值。分析了阳极片电导率与阳极片微结构、Ni的质量百分数、混合研磨时间及烧结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阳极片的电导率强烈依赖于镍含量和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3.
王敬  刘安生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4):367-370,379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研究了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柔性金属基体上制备的、钇稳定的ZrO2(YSZ)为过镀层的YBa2Cu3O7-y(YBCO)薄膜的横断面结构。所得YBCO膜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为91K,临界电流密度Jc=2×103A/cm2(77K,0T)。基体为Ni基合金(HasteloyC)。YSZ层为致密、均匀的细晶组织,约12μm厚,具有织构取向,并与基体紧密连接。YBCO层的厚度不均匀,约500nm;YBCO/YSZ界面有时连接较差,在该界面上有杂质出现,杂质有可能引发裂纹。  相似文献   
14.
交换耦合稀土永磁微观结构优化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纳米复相永磁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交换耦合作用及其对微观结构的要求.在微观结构的优化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并介绍了成分优化和制备工艺优化(熔炼、快淬及晶化)等实现途径, 以更好地发挥该材料潜在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15.
岩庄陨石冲击重熔再结晶(FeNi)金属颗粒的微结构研究发现,四同心环生长结构是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太空(FeNi)金属熔体凝固的基本时空图象。四同心环结构的快速生长和相互作用导致八面体(FeNi)金属枝晶的形成。四同心环晶体生长方式可能是太空环境下(FeNi)金属熔体结晶形成八面体铁陨石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 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过酰氯活化, 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 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 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 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 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 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 认为通过接枝, 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 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杂化乳胶粒, 并用溶剂将核去除得到杂化空心微胶囊. 但由于此乳液聚合过程十分复杂,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乳胶粒的微结构有较大不同, 目前尚未见到各反应条件下所得产物微结构的表征和形成机理的研究报道. 本文将系统分析在不同反应条下, MPS和St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 得到的乳胶粒壳层杂化聚合物的微结构, 并研究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微结构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胶体化学制得表面包覆有DBS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并运用一系列手段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材料表面的微结构会赋予材料独特的性能,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紫外光刻蚀法创新性地实现了复合凝胶的制备和凝胶表面图案化微结构的构筑一步完成;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表征,复合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兼具了温敏性能与图案化微结构的新颖性能结构特征。本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未来从事科研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非对称多台阶衍射光学元件印模制备方法,研究了相位型计算全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光学系统和衍射光波模型,设计了求取相位型印模微结构的算法流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叠心图案为例,利用MATLAB分别仿真了2台阶、4台阶、8台阶、16台阶衍射光学元件的相位信息以及表面微结构形貌,并对比了其再现图像的质量,发现台阶数越多,再现图像的质量越好。获得印模空间高度数据以及表面结构分布后,利用单点金刚石车削技术,采用快刀加工方式,分别加工了元件尺寸为6 mm×6 mm,最小特征尺寸为30 um的2台阶和4台阶印模,并获得了实际加工的台阶轮廓曲线以及表面结构轮廓。最后采用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实现了4台阶印模的复制过程,并对复制样品进行了图像再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用于非对称低台阶数衍射光学元件印模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