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956篇
化学   1754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763篇
综合类   130篇
数学   658篇
物理学   88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建立了预阳极化碳糊电极(PACPE)测定肾上腺素(EP)的新方法。实验表明,EP在PACPE上有很好的电化学响应,在pH 7.00的PBS缓冲溶液中,EP的氧化峰电流最大,且与其浓度在2.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4598+0.1544c(μmol/L),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为2.9×10-8mol/L。方法可用于注射液中EP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2.
通过经济有效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长循环寿命的高效稳定性硅/硅氧碳/无定形碳的复合负极材料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以具有稳定化学性能的硅氧碳结构作为骨架,来支撑和隔离硅纳米颗粒结构. 材料中包含的无定形碳组分可提高硅/硅氧碳结构的电导性能. 这种复合负极结构在0.3C电流充放电情况下,不仅能发挥出637.3 mAh·g-1的比容量,而且在经过100 周的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也达到86%. 这种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的设计为其他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潜在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分两步合成Fe(OH)3/GO前驱体(GO:氧化石墨烯),再通过水热反应和600°C高纯氮气气氛下煅烧,获得了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拉曼(Raman)光谱等多种分析,发现该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石墨烯网络结构.把合成的这种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为1390 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为819 mAh·g-1.通过对比实验表明,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的形成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4.
将水玻璃砂样品(10~20g)置于测定装置的反应瓶中,并在吸收瓶中预先加入氢氧化钡标准溶液25.00mL,加水至吸收液的总体积为60mL,检查测定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瓶中加入过量硫酸(1+9)溶液使样品中的碳酸盐反应定量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时间约为0.5min。释出的二氧化碳导入吸收瓶中,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多余的氢氧化钡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据此计算样品中碳酸盐的含量。为使吸收充分完全,采用内部强制循环吸收的方法并规定吸收时间至少15min,如样品中碳酸钠含量较高时,可延长吸收时间至20min或30min。试验时,加入标准碳酸钠量为0.104 7g,3次测定的平均值为0.106 5g,相对平均偏差为1.8%。  相似文献   
145.
涂碳铝箔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使用涂碳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对比了使用普通铝箔和涂层铝箔的10 Ah软包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性能。研究表明:使用涂层铝箔不但可以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粘结性,而且使用导电涂层可以有效降低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接触内阻,从而减小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倍率性能。与使用普通铝箔作为集流体相比,通过使用涂碳铝箔可以使得电池的内阻降低65%左右,但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克容量却偏低约5~10 mAh·g-1,首次效率也偏低4%左右;在快速放电15C倍率下,使用涂碳铝箔的电芯比使用普通铝箔容量提高约15%左右,10C放电倍率下,平台增加0.3~0.4 V;使用涂碳铝箔电芯的常温自放电率较高,但容量恢复率也较高;550周循环下,使用涂碳铝箔可以使得电池的循环性能提高约1%。而在电池低温性能方面,使用涂碳铝箔对低温性能并无改善。  相似文献   
146.
在IA族中,锂的标准电极电势是最负的,但锂的还原性却是同族元素中最弱的,这与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碱金属的还原性是相互矛盾的.本文利用玻恩-哈伯循环,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锂标准电极电势出现反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7.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sensitive electro-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xybenzene isomers by using a thiadiazole film electrode, which was readily prepared by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2,5-dimercapto-1,3,4-thiadiazole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The functionalized electrode has a distinguishable and sensitive response to dihydroxybenzene isomer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linear stripping peak currents showe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hydroquinone, catechol and resorcinol at concentration ranges 0.50-120, 0.50-110 and 1.00-110 μmol/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0.1, 0.1 and 0.3 μmol/L,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xybenzene isomers in real samples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less than 5.7% and the recovery rates of 95.6%-106%. The constructed electrode is characterized by simple preparation, good selectiv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48.
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以chxn(chxn=1(R),2(R)-环己二胺)为配体的镍配合物[NiIII(chxn)2Br]Br2和[NiⅡ(chxn)2]Br2,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确定其组成。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镍的二价和三价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极反应过程及其配体对不同价态中心离子氧化还原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醇介质中镍的二价配合物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是准可逆过程,三价配合物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是不可逆过程,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此类配合物能稳定Ni(Ⅲ)。  相似文献   
149.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咖啡酸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扫速对咖啡酸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DNA存在使咖啡酸氧化峰的电位正移,咖啡酸的氧化峰峰电流减小,咖啡酸在320 nm吸收光谱的吸收峰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咖啡酸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双链DNA(dsDNA)与咖啡酸的结合能力大于单链DNA(ssDNA),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β为2.32×106。  相似文献   
150.
研究了二价铜酞菁(CuPc)催化咪唑与芳基碘或溴的N-芳基化反应.结果表明,CuPc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并且能够重复使用3次活性无明显降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