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0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2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9 毫秒
311.
采用在静止直角坐标系中构造虚拟正交电路的方法,推导了单相并联谐振变换器在直接正交(D-Q)旋转坐标系中的等效电路,求解了该等效电路的传递函数;通过仿真验证所推导的D-Q等效电路能够准确地代表原变换器电路。基于阻抗匹配的原则,通过D-Q等效电路的传递函数对单相并联谐振变换器的输出LC滤波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达到了输出脉冲电压上升沿时间小于50μs、过冲小于5%、调节时间小于100μs和纹波小于5%的预期指标,验证了采用该方法来优化并联谐振变换器输出LC滤波器参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2.
保持环境温度32℃和蒸发温度-7℃不变,分析吸气温度的变化对风冷压缩冷凝机组的性能影响。随着吸气温度的变化,风冷压缩冷凝机组存在特征明显的循环过程。吸气温度每升高1℃,制冷量受过热度增加的推动会显著提高4.1%,输入功率微弱下降0.2%,EER提高4.8%,但排气温度也会升高1%,质量流量会下降0.62%。机组实际运行中推荐吸气温度控制在17℃-19℃,此时制冷量平均达到20.2kW,EER达2.35,排气温度有效控制在85.1℃以下,过热度控制在18.9℃-20.3℃,实现机组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13.
褐煤将逐渐成为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主要燃料,但常规褐煤发电机组投资大、效率低.本文结合某1000 MW空冷凝汽机组实例,对比分析了低压省煤器和烟气预干燥两种节能技术对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情况,并分析了主要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省煤器和烟气预干燥技术最多分别可使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1.99g·(kW·h)~(-1)和8.60 g·(kW·h)~(-1),烟气预干燥技术具备更加显著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314.
离散时间单重休假两部件并联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离散向量Markov过程方法研究了离散时间单重休假两同型部件并联可修系统.在部件寿命服从几何分布,修理时间和修理工休假时间服从一般离散型概率分布的假定下,引入修理时间和休假时间尾概率,求得了系统的稳态可用度、稳态故障频度、待修概率、修理工空闲概率和休假概率,以及首次故障前平均时间等可靠性指标.并通过具体数值实例展示了离散向量马氏链状态转移频度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15.
并联谐振变换器式电容器充电电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采用串联谐振变换器电容器充电电源的不足,通过分析、改进并联谐振变换器拓扑,研制了基于并联谐振全桥变换器研制的10 kJ/s,100 kV电容器充电电源,变换器开关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开关频率达40 kHz,电源的反馈控制电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全数字控制器。并给出了充电电源及主要部件高频高压变压器的设计注意事项、经验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16.
采用环路热管式空调机组用于新风的预冷及再热,减少了表冷器的冷量及降低再热设备的能耗。文中研究了充液率、倾角对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温差及显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环路热管式空调机组,充液率介于55%~75%时,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温差较大;随着倾角的增加,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温差也逐渐增大,显热效率也随之较高。因此,采用环路热管式空调机组可降低能耗,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可用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最大限度回收热量。  相似文献   
317.
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稳定解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是针对光电跟踪系统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并联机构,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动自由度。以并联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动载体下并联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的运动学分析。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了从大地坐标系到平台定坐标系的转移矩阵,建立了并联稳定平台的稳定解算模型,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旋转角增大,并联稳定平台的姿态角偏差和方位角偏差越来越大;在实际控制系统中若不考虑旋转角作用,这将严重影响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该研究为并联型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18.
针对不同油田泵机组的用能情况不同而导致的泵机组评价指标种类和权重产生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指标的方法,根据西北油田泵机组的实际工况,采用相关系数法筛选评价指标,再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泵机组的用能情况.结果表明筛选出了5个评价指标,按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泵机组效率、节流损失率、外输负载率、集输单耗、功率因...  相似文献   
319.
对双冷源深度除湿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时的送风状态、系统能耗、制冷量和效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各组件运行效果,提高系统性能。采用制冷系统稳态仿真研究方法,利用simulink平台建立双冷源深度除湿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集中参数稳态仿真模型,从送风温湿度、制冷量、系统能耗和性能系数(COP)五个方面将模拟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新风和送风温/湿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的相对误差在±15%内。机组在设计工况下COP最高,为3.60。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使机组运行条件接近设计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