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681篇
化学   664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307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1350篇
物理学   19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通过不保护羟基的10-癸炔醇-1, 在LiNH2作用下直接与W-溴代羧酸酯反应引入羟酸基团, 从而缩补了反应步骤并提高了收率。十一碳烯内酯和十三碳烯内酯的心率为14.4%和11%, 立体选择性Z>98%。  相似文献   
992.
以煤系针状焦的生焦为原料,在2和5℃/min的升温速率下进行煅烧,采用FT-IR、XRD、Raman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煅烧过程中针状焦微晶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针状焦中碳微晶的直径La、炭微晶的高度Lc、晶体中的片层含量N以及每层中平均碳原子数n、趋于规整的石墨微晶含量Ig逐渐升高。但是受挥发分逸出和生焦收缩的影响,Lc出现了明显的"拐点"。新增片层与原有片层间存在的随机"层错",导致层间距d002的波动。相同温度下升温速率越快,晶格尺寸越小,片层含量N及每层平均碳原子数n越少,Lc出现"拐点"的温度越靠后。理想石墨微晶含量(IG/Iall)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而具有缺陷的石墨微晶间在煅烧过程中不断相互转化,最终发育为理想石墨微晶。碳网平面上C-C键平均键长α则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3.
长脂链巴比妥酸和四氨基嘧啶的分子组装体的研究王志强,王力彦,张希,沈家骢(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3)关键词分子识别,分子组装体,长脂链巴比妥酸,四氨基嘧啶靠氢键、静电、疏水等弱相互作用及其协同作用,在气/液、液/液及液...  相似文献   
994.
9,10—二炔二十五碳酸LB膜的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体系,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非等密度/直径的双组分体系(树脂和砂子)为研究对象,以Goossens等提出的平均物性法则计算了固体混合物的平均粒径和平均密度,采用欧拉-欧拉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FD)模拟了二维冷模射流床气化炉内,诸如气、固相流场的时空分布、时均空隙率分布、射流穿透深度等流体动力学的时空特征,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6.
晶体中原子的平均范德华半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晶体中原子的平均体积数据提出包括全部金属元素的原子平均范德华半径值.与现有几个重要的范德华半径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指出范德华半径值在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简要提出了有关范德华半径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硝酸铝、硝酸锶/硝酸钡、尿素为原料,以一定比例H2O/正丁醇/CTAB的混合液作传递压力的介质进行反应,然后将得到的前驱体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MAl2O4∶Eu^2+,Dy^3+纳米结构长余辉发光材料。TEM测试表明,高温煅烧后得到的MAl2O4∶Eu^2+,Dy^3+均为棒状结构,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主发射峰分别为513和498 nm,是典型的Eu^2+5d→4f跃迁。在对单掺Eu^2+与双掺Eu^2+,Dy^3+比较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双掺Eu^2+和Dy^3+的强度增加,且余辉增强。材料的余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由最初的快减过程和随后的慢减过程组成,符合I=t^-1.1双曲线规律。该方法操作简单,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均合成出了棒状MAl2O4∶Eu^2+,Dy^3+,不需球磨,可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998.
付海燕  郭妤  林棋  陈华  李贤均 《催化学报》2006,27(12):1053-1058
 考察了新型表面活性膦配体DPPTS(对-十二烷基苯基二苯基膦的磺酸钠盐)和OPPTS(对-辛基苯基二苯基膦的磺酸钠盐)在铑络合物催化的水/有机两相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助催化作用. 在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时,观察到烯烃与膦配体之间有一定的链长匹配效应; 含DPPTS的催化剂体系在低膦/铑比条件下表现出比含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溶性配体三苯基膦三磺酸钠的催化剂体系高得多的催化活性,而且铑流失到有机相极少,仅为加入总铑量的0.8%. 这种亲水基团和磷原子处于碳链同一端的表面活性膦配体比文献报道的亲水基团和磷原子分别处于碳链两端的表面活性膦配体具有更好的助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9.
Using bis(2-ethylhexyl) sodium sulfosuccinate (AOT) as surfactant, two amphiphilic porphyrin terminated with imidazole were studied in AOT/iso-octane/water reverse miceUes,intending to mim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envirouments in organism and the amphiphilic properties of porphyrin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drugs.  相似文献   
1000.
设计了一种简易实用的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该池以10mm石英比色槽为光学窗,2块5×10×50mm的聚四氟乙烯块为电极支承体,玻碳片为工作电极,且薄层厚度可调。以K_3Fe(CN)_6和L-酪氨酸为工作体系进行光谱和电化学实验表明,该池具有良好的薄层电化学特征。对于水溶液,在大于220nm波长内给出良好的光谱和较快的光谱电化学响应,可方便地用于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