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4篇
  免费   1384篇
  国内免费   8437篇
化学   14546篇
晶体学   351篇
力学   325篇
综合类   367篇
数学   539篇
物理学   305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324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反应温度对加氢残渣油四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沙轻减渣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反应前后渣油的四组分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加氢残渣油中的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而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均降低,四组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加氢后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降低,芳碳分率增加。随反应温度升高,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烷基碳分率降低;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芳碳分率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的总环数和芳环数均降低。渣油加氢过程中四组分都发生了明显的氢解和脱烷基反应。加氢反应中,胶质和沥青质结构单元间的各种桥键可发生明显地断裂,导致其结构单元数减少,且结构单元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992.
C—N,C—O键偶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该类化学键形成中的主要手段之一,相比钯等过渡金属,金属铜具有低毒、廉价、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按照所形成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综述了铜催化C—N,C—O键偶联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方林  张坤  陈露  吴鹏 《催化学报》2013,34(5):932-941
采用浸渍法将糠醇负载在铝改性的SBA-15介孔孔道中,经550℃不完全碳化制备了结构规整、含多苯环的中空管状硅碳复合介孔材料.结果表明,通过温和磺酸化作用可使磺酸基团成功取代在多苯环上,其酸量随着多苯环涂层厚度变化在0.38~0.84 mmol/g范围内可控调变.相比于蔗糖作为糖源的复合固体酸,所制碳多苯环-硅酸催化剂具有中空碳纳米管堆积的类似CMK-5介孔结构,以及较大的反应空间、稳定的机械性能、较高的比表面和大量可以接触的质子酸中心,因而在大分子缩醛(酮)反应中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94.
姜华  孟祥军 《结构化学》2013,(9):1316-1324
B3LYP/6-31++G** method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alanine isomerization.12 minima and 22 transition states were obtained after optimization and several paths of isomerization were found.It is found that intramolecular single-bond rotation and proton transfer might lead to isomerization.The energy barrier of C–N bond rotation was lower than 2.52 kcal·mol 1,while the energy barrier ranges of the rotation of C–C and C–O were separately 0.43~ 7.01 and 4.69~12.19 kcal·mol 1,and the minimum energy barrier of proton transfer was 30.76 kcal·mol 1.The most probable isomerization path and mechanism for the two most stable conformations was discussed to find that the highest energy barrier to be crossed in this path was 11.87 kcal·mol 1.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icroscopic nature why only 4 conform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experiment,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all conformations at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of 391 K was calculated.It is found that conformations XII,XI,X and IX can only unidirectionally convert into conformations rapidly with low energy and vanish immediately.The other conformations were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Maxwell-Boltzman's law,and the distribution probabilities of conformations I,II,III,IV,V,VI,VII and VIII were respectively 27.2%,26.5%,25.8%,6.4%,5.2%,4.8%,2.5% and 1.6%.Conformations I,II and III with bigger probability and stronger absorption peak were easy to detect in the experiment.Conformation IV had a relatively smaller probability(6.4%) and weak absorption peak which,however,could also be identified.The other conformations had too small probability to identify in the spectrum.  相似文献   
995.
对有机锌试剂参与的Negishi偶联反应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综述了Negish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Pd、Ni催化剂以及新型Fe、Co催化剂参与的Negishi偶联反应。展望了新型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于海昕  万春云  韩静  李昂 《化学学报》2013,(11):1488-1491
α-卤代共轭烯酮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砌块.从机理上划分,有两类基本反应可用于制备α-卤代共轭烯酮:一类经过Baylis-Hillman类型的Michael加成/α-卤代/β-消除过程;另一类则通过溴单质的亲电加成及随后的溴化氢消除来实现.前一种方法依赖于是否容易形成Baylis-Hillman类型的暂时烯醇负离子,而烯酮β-位置的取代基会阻碍亲核试剂的共轭加成从而抑制上述暂时的烯醇负离子的形成.后一种方法得益于溴单质的强亲电性,可以用于位阻较大的底物,但副反应如非选择性的过度溴代使得该方法的收率不高,在较大量制备中收率的重现性很差.本工作报道了一种以三溴化氢吡啶复合物为溴化试剂的制备α-溴代-β-取代烯酮的方法.该反应适用于较大量制备,所用试剂具有较低腐蚀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997.
以取代苯酚、多聚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6(8)-二取代-2,4-二氢-1,3-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取代苯酚和取代苯胺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时,合成产物的产率高于吸电子取代基的.产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IR和MS等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当浓度为25 mg/L时,化合物4j和4d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1%和81.5%,化合物4i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1.6%.  相似文献   
998.
张力  陈朗  王晨  伍俊英 《物理化学学报》2013,29(6):1145-1153
研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晶体不同晶型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 对于深入认识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和爆轰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反应力场, 研究水分子在纯α相CL-20及其水合物的晶体结构中数量随时间的变换, 分析水分子对两种体系的初始分解和第二阶段的分解路径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CL-20 分子的初始分解路径与水分子无关, 第二阶段的分解反应与水分子有关. 在低温(T<1500 K)下, 水分子对两种体系没有影响, 二者的初始分解路径均为N-NO2键生成NO2自由基; 在1500 K≤T≤2500 K时, 水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与NO2、、OH自由基等组成催化体系, 生成O2、H2O2等产物, 加速水合物体系在高温下的第二阶段反应, 使得高温下水合物体系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生成的NO2自由基的数量比纯CL-20体系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生成的NO2自由基的数量大; 在T>2500 K时, 水分子的催化反应抑制CL-20初始分解反应, 使得在3000 K时纯CL-20体系的反应速率大于水合物体系中CL-20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99.
以菱镁矿风化石、工业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加入不同含量氧化镧、氧化铈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合成制备堇青石材料。用XRD法和SEM法表征试样中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用X’Pert Plus软件计算主晶相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和试样的相对结晶度,用半定量法计算试样中各晶相含量,用Scherrer公式计算主晶相的粒径大小。研究分析了La3+,Ce4+对制备堇青石材料晶相组成、主晶相粒径大小、晶胞常数、试样相对结晶度、显微结构及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比氧化铈具有更好的助堇青石烧结性,加入氧化镧的堇青石试样具有更好的致密性;随着氧化镧、氧化铈加入量的增加,堇青石晶胞常数和晶胞体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e4+更高的电场强度促进了堇青石材料更容易发生晶相转变形成莫来石。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称量法和GPC,研究了以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含芳酰胺结构的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4-甲氧基苯胺)](PMPACS)的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1)MPACS的聚合反应在60℃时主要为双基偶合终止,所以反应后期聚合物分子量明显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2)该反应的聚合反应速率方程为Rp=kp[M][I]1/2,表观活化能Eα=44 kJ/mol,在60℃时的聚合反应常数kp=1.04 L·mol-1·h-1;(3)相同聚合条件下,单体的转化率和数均分子量随单体初始浓度[M]0的增加而增大,当引发剂浓度[I]0增加时,聚合物的分子量随之降低,分子量分布增大;(4)该研究虽采用普通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却较窄,仅为1.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