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化学   3282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55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对氯苯甲醛和联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4,4′-二氯代苄叉联苯胺,发现该化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利用所合成的二氯代化合物与硫化钠在醋酸锂催化下缩取得得到了含硫聚西佛碱探讨了高分子量含硫聚西佛碱的合成方法。测出该含硫聚西佛碱具有3.4×10~(-11)S/cm本征导电率。使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导电聚合物聚(3-丁基噻吩)(PBT)在大气环境下的导电热稳定性。在室温至220℃范围内,测试电导率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TGA分析以及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掺杂态的PBT大约在140℃附近有一转化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转化温度,电导率下降的决定因素各不相同。高于转化温度时,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离子和高分子主链的解离,进而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了高分子主链的结构。XPS测试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的P  相似文献   
33.
以聚氧乙烯(PEO)为基质, 在其中掺杂适量的钨磷酸, 制备PEO-H3PW12O40质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 XRD及IR测试表明体系中Keggin阴离子与PEO链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Keggin阴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水合质子的形成. PEO-H3PW12O40复合膜的电导率室温最高可达4.0×10-3 S•cm-1.  相似文献   
34.
PET-HBT嵌段热致性液晶共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模量,被誉为当代超级工程塑料.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BBHB);以四氯乙烷为溶剂,采用溶液缩聚法将过量的BBHB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合成端基为BBHB的齐聚物(PHBT);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为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对苯二甲酸双β-羟乙酯(BHET),然后采用溶液缩聚法将BHET与少量的TPC合成端基为TPC的齐聚物(PTET);最后以PHBT与PTET为原料,以四氯乙烷为溶剂,采用溶液缩聚法合成目标共聚酯(PET-HBT)。研究了共聚酯的双折射现象及热行为;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试共聚酯的织态结构并用FTIR表征了共聚酯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5.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环境友好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丙烯酸的合成及疏水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高分子合成介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6.
合成了两种含氰基联苯液晶基团的新型聚对亚苯基亚乙炔基(PPE)类交替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的结果证明了在液晶单元含量较大时聚合物才会出现明显的液晶形态.荧光光谱表明,在降温前后液晶聚合物的发光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对聚合物进行能量转移研究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Frster能量转移更加完全;另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降温前后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液晶性质可以导致聚合物形态的变化进而带来发光光谱的改变,为今后制备液晶可控型发光聚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38.
导电氧化物电极上丁酸丁酯电化学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俊翔  陈康宁 《电化学》1998,4(4):423-427
本文研究了某些氧化物电极在不同条件下对丁醇电解直接合成丁酸丁酯的影响,并测定了这些氧化物电极上的丁醇氧化极化曲线,结果表明Ti/PbO2电极在加入SnO2,Sb2O3,PdOx中间层后,不仅电极的PbO2层不易脱落,而且使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9.
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分子化学中的绿色介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点,综述了近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超临界CO2在聚合反应中能作为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溶剂。  相似文献   
40.
本文合成了二烯丙基二(十二烷基)溴化铵(DADD),用超声波分散其水溶液而形成微泡。用γ射线、偶氮二异丁睛(AIBN)、过硫酸铵(APS)引发使微泡发生聚合,井对所得的微泡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用γ射线引发能使微泡双分子膜发生全部聚合、而用AIBN,APS引发则只能发生部分聚合,聚合后,微泡的形状(态),渗透性行为、相转变温度等都未发生变化,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用断裂电镜证实了本文所合成的微泡是单室的双分子膜微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