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469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494篇
物理学   8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水平来流对扰动成长和对流周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Pr=0.0272的纯流体在矩形腔体外加水平来流时,进行二维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纯流体Rayleigh-Benard对流的一维行波斑图的成长及时空的演化.发现对流成长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对流发展、对流指数成长和周期变化。在对流指数成长阶段对不同相对Rayleigh(瑞利)数Rar的最大垂直流速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获得了最大垂直流速场指数成长阶段的线性成长率γm和相对Rayleigh数Rar的关系公式.研究了行波周期受水平来流Reynolds(雷诺)数的影响,揭示了行波对流周期性及其对水平来流Reynolds数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2.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在自由来流湍流与三维壁面局部粗糙作用下平板边界层内诱导产生不稳定T-S波的物理问题.数值结果可知,在平板边界层内发现了二维和三维T-S波组成的波包空间序列以及求得了波包向前传播的群速度大小,从而证明了自由来流湍流与三维壁面局部粗糙作用是激励平板边界层内诱导产生不稳定T-S波的一种机制.随后,建立了平板边界层内被激发的二维和三维T S波的初始幅值与自由来流湍流度,三维壁面局部粗糙的流向长度、展向宽度及法向高度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流动稳定性与湍流理论.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双速度Brinkman-Darcy扩展流动模型,分析了高速流体在双分散多孔介质圆形和圆环形通道内的流动特征.双分散多孔介质裂纹相(f相)和多孔相(p相)流场相互耦合且本质上受四阶微分方程控制.采用正常模式降阶法将原控制方程化简为含两个中间变量的二阶解耦微分方程组,进而方便地推得f相和p相流场的速度分布解析解.不论圆形的还是圆环形的通道,两种结果均表明:两相流场的速度及其速度差随着Darcy数的提高而增大;但随着两相间动量传递程度的加强,两相流场呈现出相反的速度变化趋势,从而导致速度差变小.  相似文献   
124.
借助显式紧致格式和隐式紧致格式的思想,基于截断误差余项修正,并结合原方程本身,构造出了一种求解一维定常对流扩散反应方程的高精度混合型紧致差分格式.格式仅用到三个点上的未知函数值及一阶导数值,而一阶导数值利用四阶Pade格式进行计算,格式整体具有四阶精度.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格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5.
对流过泰氟龙烧蚀表面的化学非平衡边界层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气体模型、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壁画催化对边界层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体模型对烧蚀产物组元浓度大小的排序有很大影响,但不同气体模型造成的电子数密度差最大仅一个数量级;不同的氟碳反应速率常数,虽在非催化壁条件下,对组元浓度剖面有强烈影响,但对电子数密度剖面,不管壁面催化特性如何,几乎都没有影响;表面烧蚀可能引起边界层分离.  相似文献   
126.
运用激波管风洞在R_(e∞/m=3×10 ̄7,M_∞=0.732-0.817范围内,在厚度比为12%的圆弧翼型半模型和厚度比为14%的超临界翼型半模型上,对被动控制现象及其若干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腔深度的开孔壁和导管连通壁均可对壁面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实现被动控制,使得沿以上两种模型表面的马赫数峰值、逆压力梯度和激波强度明显减小。这对于飞行器将起到减阻作用,如将这一原理和方法用于超、跨声速压气机内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将提高压气机的效率和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7.
阎超  吴玉林  梅祖彦 《力学学报》1991,23(5):556-563
本文提出了计算具有分离区的三维层流和湍流边界层的一种反解法。计算中采用了半正交曲线坐标系和涡粘性各向异性湍流模型。数值分析中采用了变换域技术和 Keller分块差分格式。用本文方法计算了一个三维边界层分离流实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8.
Introdu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various pollutants discharge into the air,rivers, lakes and oceans, which make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ies worse and has bad effectson the mankind’s health and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  相似文献   
129.
Magnetoconvective instabilities in a rapidly rotat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luid layer heated from below in the presence of a non-uniform, horizontal magnetic field are investigated. It was first shown by Chandrasekhar that an overall minimum of the Rayleigh number may be reached at the onset of magnetoconvection when a uniform basic magnetic field is imposed.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instability can be quite different when a non-uniform basic magnetic field is applied.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n optimum value of the Elsasser number provided that the basic magnetic field is a monotonically decreasing or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vertical coordinate. However, there exist no optimum values of the Elsasser number that can give rise to an overall minimum of the Rayleigh number at the onset of magnetoconvection if the imposed basic magnetic field has an inflexion point.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174026 and 40074041)  相似文献   
130.
边界元法边界层处理的一种新方法—拟多连域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处理边界元法边界层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求得边界未知量后,在距边界较远的域中构造一工作边界,将实际边界与工作边界看作一多连域问题求得工作边界的未知量。再将工作边界与边界层边界视为一多连域问题求解,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边界附近点的位移与应力。这种方法理论简洁、计算方便、有效、精度高,对于需求边界上多点的未知量问题很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