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8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76篇
物理学   2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音爆云"实质是飞机飞过高湿度空气时因局部流场加速使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而形成的水汽凝结云团,将其称为凝结云更为恰当。将凝结云按飞行速度和不同特征分成3类:低亚声速不规则凝结云、高亚声速锥形凝结云和超声速凝结云。本文分别讨论了3类凝结云的形成机制、不同特点及其与激波、突破"声障"和"声爆"的关系。第1类与"声爆"无关;第2类伴随局部弱激波、未突破"声障",与"声爆"基本无关;第3类则与超声速激波及其"声爆"有关。  相似文献   
382.
成都地区中低云层的激光雷达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应用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云层的实验.利用改进的Klett反演算法对所测雷达回波信号反演获得大气消光系数分布,进一步求出云层高度、厚度及光学厚度.研究了云底高度和云层厚度在不同天气下的变化情况.获得了成都地区云层的一些重要信息,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83.
“新冠”疫情给实验教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笔者对安徽建筑大学1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疫情后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发现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手把手”实验线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困境:(1)共享资源不足,线下实验教学任务剧增;(2)学生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太多,实验后收获不大;(3)实验教学效果下滑等。针对如上困难,提出了采取“线下+远程虚拟仿真‘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对策。希望既能够通过仿真平台的建设打破时空的限制,构建无处不在的“云实验室”,又能通过线下实验教学克服仿真实验教学的弊端。  相似文献   
384.
数据驱动的模型已经被广泛研究,并成功应用到了计算力学。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采用数据驱动的碎片云生成模型。此模型可以学习SPH数值模拟结果,然后在多种控制条件下快速生成碎片云。在模型训练前的数据预处理阶段,对SPH模拟结果进行空间网格划分和质量聚合,实现了改善数据分布规律、加速模型训练和提升模型泛化性的目的。以高速靶球撞击薄壁圆筒后的碎片云质量分布为例,模拟并测试了多种控制条件下深度学习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以及计算速度的高效性。实验证明,深度学习模型可以从训练集学习碎片云的物理规律,然后在训练集控制参数范围内进行良好的推理及插值;并且可以在训练数据集控制参数范围外,进行小范围推理预测;同时深度学习模型的计算速度远快于SPH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碎片云模型,可能是一种在空间飞行器防护结构原型设计阶段,实现碎片云实时生成的潜在方案。  相似文献   
385.
为了提高无人车在夜间情况下对周围环境的物体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视角通道融合网络的无人车夜间三维目标检测方法。引入多传感器融合的思想,在红外图像的基础上加入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目标检测。通过对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编码变换成鸟瞰图形式和前视图形式,与红外图像组成多视角通道,各通道信息之间融合互补,从而提高夜间无人车对周围物体的识别能力。该网络将红外图像与激光雷达点云作为网络的输入,网络通过特征提取层、候选区域层和通道融合层准确地回归检测出目标的位置以及所属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无人车在夜间的物体识别能力,在实验室的测试数据中准确率达到90%,速度0.43 s/帧,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86.
近年来,我国卫星高光谱技术发展迅猛,高分五号、高分五号02星、资源一号02D星、资源一号02E星等相继发射为遥感领域带来了丰富的高光谱数据源。但高光谱卫星在成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云及云阴影的影响,如何准确识别成为保障后续应用的关键,Fmask算法作为国内外诸多算法中的典型代表,已被Landsat和Sentinel业务化产品生产系统采用。Fmask算法作为国内外诸多算法中的典型代表,已被Landsat和Sentinel业务化产品生产系统采用。但该算法对于缺少热红外波段的数据精度偏低,例如对Sentinel-2数据的云和云阴影识别精度分别为84.5%和50%左右。鉴于此,本文通过在原有算法中优化云及云阴影识别算法结构、增加高亮地物识别辅助判据等改进手段,提出了一种适合高光谱卫星的Fmask改进算法,并在含有城区、山地、平原等三类不同下垫面场景的20景高分五号和资源一号高光谱影像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云识别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可达91.26%和99.97%,云阴影识别精度达到78.66%和79.41%,明显优于原始算法。本文算法对于高光谱数据的云及云阴影识别具有精度高、效果稳定和易于工...  相似文献   
387.
结合图论思想,提出一种高效的异源影像点云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点云几何特征寻找点云中的地平面方向,将点云中建筑物的布局关系构建成图形式,使点云配准问题转化为图匹配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图匹配方法,基于几何约束条件构建核三角形作为配准基元,利用高阶相似度信息寻找图的全局最优匹配,实现点云间的快速、稳健初配准;最后,结合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精配准,获得高精度异源点云配准结果。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河南省3个不同区域的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点云和无人机近景影像点云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噪声点和异常值的影响,能够克服不同的点云密度差异、消除约939倍的坐标尺度差异,整体配准速度相较于对比方法提升了51~184倍,全自动地实现了异源影像点云鲁棒、高效配准。  相似文献   
388.
针对高精度遥感应用中含云大气波段辐射传输计算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单次散射参量极大相关k分布优选算法(SSP-MCKD)。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含云大气消光系数、单次反照率和不对称因子等参量在光谱分布上的相关性,将CKD理论从单一吸收系数扩展至多种光谱参量。根据对单次散射源函数的影响程度,优选各条谱线的极大相关光谱参量并进行分组重排,在组间和组内求解平均等效参量和求积权重。实验结果表明:与Δlog k算法和云层属性参数化的相关k分布算法相比,SSP-MCKD适用于吸收、半吸收和透过等各类波段,收敛速度最快;在不同高度云层场景中,辐射亮度平均误差低于2%;在不同类型云层场景中,辐射亮度平均误差低于6%。SSP-MCKD在适用性、稳定性及计算精度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89.
为了揭示垂直发射条件下水下航行体头型对通气空泡演化过程的力学影响机理,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结合改进型延迟分离涡模型、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及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垂直发射条件下通气空泡的数值计算模型.其次,将计算结果与垂直发射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值方法对通气云空泡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说明了该方法在通气空泡复杂非定常计算中的适用性.最后,对比研究了相同工况下流线头型和钝头头型航行体通气空泡流动特性和压力特性的差异,从涡量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相比于流线头型航行体,钝头航行体通气空泡气液交界面处速度梯度较小,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更大,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机制的作用下,通气空泡更早发生非线性失稳,空泡失稳区域呈现更为剧烈的浮动行为以及空泡脱落等非定常流动特性;较强的空泡非定常流动特性影响了钝头航行体通气空泡末端的流动分离,从而抑制了空泡末端滞止高压的高幅值特性.  相似文献   
390.
针对现有点云分割算法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目视觉空间定位系统中点云目标融合分割算法。首先,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剔除场景中的背景平面,保留目标点云;其次,改进P-Linkage聚类分割算法,完成三维点云多目标分割,并使用最小包围盒算法测量目标物体尺寸。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将物体测量误差稳定在3.8%以下,运行效率提高1.5~4.4倍,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了目标物体的精确分割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