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3篇 |
免费 | 859篇 |
国内免费 | 30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85篇 |
晶体学 | 24篇 |
力学 | 219篇 |
综合类 | 59篇 |
数学 | 214篇 |
物理学 | 34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92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41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39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223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50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78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提出了一种针对反射式光学天线的简单椭圆高斯模型来描述局部波前畸变,研究了星间光通信中局部波前畸变对捕获精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局部畸变半径、畸变深度以及畸变位置是影响捕获精度的主要因素;捕获偏差随着畸变半径以及畸变中心相对于光束中心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局部畸变深度的增加呈周期性振荡衰减变化,且振荡周期和峰值对应的畸变深度不依赖于其它畸变参数。对口径为240 mm的反射式接收天线系统,当遮挡比为0.15时,局部畸变引起的捕获偏差近似可达0.5 μrad。为了减小捕获偏差,所需的光学元件的加工精度应远高于0.25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特定实验站调整光源点位置的要求,设计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闭轨局部调整和校正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及运行结果,设计要求束流闭轨局部调整的最大幅度为1~2 mm,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其余闭轨畸变均方根分别小于50和30 μm。校正系统采用轨道设定法作为束流闭轨局部调整和校正算法,由束流轨道测量系统、校正铁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运行结果显示: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调节2.0和1.5 mm,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其余闭轨畸变均方根分别为45.14和27.62 μm。 相似文献
14.
大气模式与气溶胶模型选择是影响定量遥感应用的辐射传输计算的重要因素。人们一般凭感性认识去进行选择,有一定随意性,对其带来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以太阳辐射计测量为依据,对大气模式与气溶胶模型选择方法作了研究,并利用经辐射定标过的光谱辐射计地面测量对辐射传输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在昆明进行的试验表明,在0.50~0.68 μm范围内,选择中纬度冬季大气模式和大陆型气溶胶,经辐射传输计算后得到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光谱辐射计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差别在3.3%以内;变换大气模式对辐射传输计算产生明显影响,差别达10%左右;选择不同的气溶胶模型对辐射传输计算影响也很大,差别达11%左右。基于辐射计测量的大气模式与气溶胶模型选择避免了主观选择的不可靠性,有益于减少辐射传输计算或卫星遥感大气订正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设计制作了直径10英寸Yb∶YAG激光晶体生长热场,改进了单晶炉称重与旋转系统结构,采用感应加热熔体提拉法结合上称重自动控径技术,成功生长出了直径252 mm、等径长近260 mm的完整Yb∶YAG晶体,晶坯外观完整,无开裂。在5 mW绿光激光和20 mW He-Ne激光照射下检测,晶坯整体无散射。经检测性抛光后,晶坯选材扇区内光学均匀性较好,应力分布均匀。选择口径为152 mm×11.5 mm、长为260 mm的板条区域进行测试,透过波前畸变为0.29λ/inch@633 nm,表明晶坯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可以选切加工宽度达到150 mm的大尺寸晶体板条元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