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篇
  免费   1241篇
  国内免费   593篇
化学   564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635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817篇
物理学   281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meso -四 (α ,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诱导的单抗 (MAb)导致meso -四 (α,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Soret带来巨大红移 ,并且在meso -四 (α ,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上产生巨大的诱导Cotton效应 (ICD) .借用ICD定量分析meso -四 (α ,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同抗体的结合 ,表明在抗体超过meso -四 (α ,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的情况下 ,既有 1∶1结合 ,又有 2∶1结合〔结合位点 :meso -四 (α ,α ,α ,α - 0 -苯乙酰苯 )卟啉〕  相似文献   
92.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3.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4.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5.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6.
3,4—二硫方酸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6-31G°水平上对3,4-二硫方酸(3,4-二巯基-3-环丁烯-1,2-二酮)的3种平面构象异构体进行SCF计算,结果表明,ZZ型异构体最稳定,XE型次之,从等键反应能量分析,3,4-二太酸的稳定性,与苯作探讨其芳香性,关在6-31G水平上计算了3种构象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97.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8.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
概念需要学生从抽象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对已经熟悉的几何图形重新描述,需要学生摒弃原有的直观化的思维方式,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去进行新旧知识间的顺应.本文通过问题串的方式,揭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之间的认知差距,通过构造圆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对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圆二色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抗体-卟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二色谱(C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可用来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卟啉之间的相互作用,卟啉形成McAb-卟啉复合物,在Soret带区域最大吸收峰有显著红移和增色现象,在350-450nm区域,形成复合物时能检测诱导的CD光谱。CD光谱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显示等吸收行为。McAb-卟啉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诱导的CD光谱在PH6-11的范围内保持不变,说明复合物异常稳定,也说明McAb-卟啉结合位点之间疏水相互作用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