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1篇
  免费   1509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化学   4400篇
晶体学   292篇
力学   352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72篇
物理学   296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乙酰丙酮稀土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入关“对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经济和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62.
毛细管电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魏伟  闫超 《分析化学》1997,25(3):361-365
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新兴的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微分离技术。本文评述了毛细管电色说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24篇 。  相似文献   
63.
报道了用免疫、电生孔和纳米TiO2光催化组合技术进行杀伤结肠癌LoVo细胞的研究. 先把结合LoVo细胞表面CEA抗原的单克隆抗CEA抗体吸附在纳米TiO2微粒表面, 抗体-纳米TiO2复合微粒就会自动吸附到LoVo细胞的表面, 然后用电脉冲法使LoVo癌细胞的细胞膜上产生小孔, 促使纳米TiO2微粒进入癌细胞内部. 最后在紫外光照射下使TiO2纳米粒子在癌细胞内部发生光催化氧化作用, 杀伤癌细胞. 结果表明, 这种组合技术具有很高的杀癌细胞能力. 在仅含3.12 μg/mL抗体-纳米TiO2的细胞培养液内和强度为4 mW/cm2的紫外光照射下, 可在30 min内将所有LoVo癌细胞杀死. 这种技术对LoVo癌细胞的杀伤力远高于对不表达CEA抗原的人正常TE353.sk细胞的杀伤力, 显示了组合技术杀癌细胞的高选择性. 因此, 这种组合技术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4.
化学计量学在有机物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计量学在有机物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色素、抗氧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环境污染物、农药及药物等电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引用参考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65.
毛细管离子交换电色谱的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伟  胡平 《分析化学》1997,25(10):1132-1137
在离子交换毛细管色谱柱上实施电色谱,并对其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75μm(i.d.)20cm的毛细管强阳离子交换柱(3μm)以NaH2PO4-H3PO4缓冲液为淋洗剂,紫外柱上检测(214nm)考察了流动相的pH值,有机改性剂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pH溶质的流出次序发生改变,随着有机改性剂含量增加,溶质的保留时间减小,而电渗流却增大,同时,对分离的柱效和方法的重现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道了溶液pH值对聚邻甲本胺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合成的聚邻甲苯胺的循环伏安曲线、氧化电位、膜的颜色、充放电容量、紫外可见光谱以及氧化还原活性都受到溶液pH的影响。在低pH值的溶液中,随着扫描电位的变化,聚邻甲苯胺膜的颜色可逆地变化,而在pH4.13的溶液中进行扫描时,膜的颜色不变化,电化学活性也消失。  相似文献   
67.
游新奎 《色谱》1996,14(5):394-396
 使用几种常见的反相液相色谱介质和4种多环化合物对液相色谱交流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检测器对4种化合物的检测限均可达到2.0ng,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8.
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曲晓刚  乔专虹 《分析化学》1994,22(12):1267-1272
本文评述了细胞色素C电化学研究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细胞色素C在促进剂作用下的电化学行为,促进剂种类,影响促进作用的因素及促进机理。  相似文献   
69.
电流密度对钙磷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以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电化学沉积钙磷陶瓷过程中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实验表明阴极表面得到的沉积物是几种钙磷盐组成的混合物 ,且其成份随电流密度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电解液温度为 75℃条件下 ,当控制电流密度较低时 ,沉积层主要由CaHPO4· 2H2 O (DCPD)和Ca8H2 (PO4) 6· 5H2 O (OCP)组成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阴极表面逐渐生成Ca3 (PO4) 2 ·nH2 O (TCP)和Ca10 (PO4) 6(OH) 2 (HAP) .当电流密度大于 5mA/cm2 时 ,电沉积层的主要成份为羟基磷灰石 (HAP) .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CeO_2陶瓷室温下低频和射频的介电谱,并给出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此种陶瓷存在弛豫极化,其偶极子的弛豫时间约为5×10~(-9)S。在330℃以下,CeO_2陶瓷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在室温下,CeO_2陶瓷在500kHz~50M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