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化学   2167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35篇
综合类   107篇
数学   417篇
物理学   28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溶液中CO…CO+体系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B3LYP/6-311+G水平上利用SCRF方法中的Onsager model模型考察了CO…CO+体系在两种介质(水和苯)中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复合物,发现由于H2O与CO+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水中仅能存在一种稳定结构,而在苯溶液中存在三种稳定的复合物.通过消除基函数引起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ZPVE)的校正,精确求算出三种复合物在两种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能,表明溶剂的性质对复合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张健  陈光淦   《数学学报》2007,50(6):1381-1390
考虑带调和势的超临界非线性Schroedinger方程,解决了该方程整体解和爆破解存在所依赖的初始条件的最佳分界门槛.通过构造两类强制变分问题和建立局部不变半流,运用势井方法和凹方法,获得了该方程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中的整体解和爆破解的最佳门槛条件.  相似文献   
53.
利用组态相互作用理论和参数外推法,计算了KrVI离子4s~24p—4s4p~2、4s~24p—4s~24d和4s4p~2—4p~3跃迁的能级、谱线波长和振子强度。与已有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波长的理论计算值与观测值在0.7A内很好符合,振子强度的理论计算值较大的跃迁均是实验中观测到的跃迁。  相似文献   
54.
陈昌永 《光子学报》2002,31(7):799-801
提出了一种制备偶数个多原子Greenberger-Horne-Zerlinger态的方案,它是基于原子-腔场相互作用.首先n个分离的腔初始时处于真空态,通过双光子转移,把n个腔制备成数态|2>和真空态|o>的缠结态.随后,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的2n个等同的原子被分别送入n个腔,通过相互作用后,2n个原子处于GHZ态,而n个腔仍然处于真空态.  相似文献   
55.
高密度氩气的原子间相互作用与状态方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从高密度气体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出发进行思考,在修改范德瓦耳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高密度气体的状态方程,并用以对氩气临界区的等温压缩线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很符合.  相似文献   
56.
讨论一种基于晶格反演的嵌入原子法模型 ,其特点是未知函数的参数化是对原子间对势和单原子电荷密度函数的晶格和 ,而不是对原子间对势和单个原子的电荷密度函数进行的 ,其最大优点在于待定参数可以用物理输入解析地表达出来 ,而不是像大多数埋入原子法模型中那样通过拟合来确定 .给出了它在计算点缺陷 (自间隙杂质和空位原子 )和晶体表面形成能方面的应用 .  相似文献   
57.
胡明亮  田东平 《中国物理 C》2006,30(11):1132-1136
研究了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耦合)时Heisenberg XX链的纠缠特性. 结果表明对近邻格点, 随着耦合常数J的变化, 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存在可能使其纠缠度增大或者减小; 而对次近邻格点, 引进次近邻相互作用却可以产生纠缠, 并且使其随着|J|的增大而增大. 近邻格点间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随着J的增大而降低, 次近邻格点间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随着|J|的增大而升高. 此外对纠缠W态的制备, 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存在还使得三量子位情形时W态产生的时刻改变, 而对于四量子位情形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8.
诺氟沙星-Cu(Ⅱ)-DNA三元络合物的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诺氟沙星(NFA)是一种具有荧光活性并通过抑制促旋酶成为抗菌谱广的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度法(CW-SFS)研究了NFA-Cu2 -DNA三元络合物体系,考查了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59.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 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体系中,客体为了更有效地被主体Q[7]包结,在Q[7]内腔中呈倾斜状分布的几率最高.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印证和补充,验证了TM eQ[6]与客体44及dm44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维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核磁共振以及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观察到Q[6]与客体44及dm44的明显作用,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证实,Q[6]与客体44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比较主客体的结构特征,该作用体系也可能存在自组装的一维超分子结构等多种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60.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AMPT 究了(S_(NN))~(1/2)=130GeV Au Au碰撞中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有重要的贡献.还计算了AMPT模型中(S_(NN))~(1/2)=130GeV Au Au碰撞的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与碰撞对心性的依赖关系并与来自STAR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AMPT的理论预言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