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1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求解非弹性散射中耦合孔道方程组和一种混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2.
103.
 合成了四种磷铝及硅磷铝系列分子筛,并用XRD表征了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用X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元素组成,用NH3-TPD和物理吸附考察了其酸性和孔道分布.考察了以合成的分子筛为基质制备的催化剂上丁烷异构脱氢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以弱酸性的SAPO-5分子筛和孔口狭窄的SAPO-34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性能较差;以十元环的SAPO-11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考察了不同分子筛催化剂上Pd金属粒子的分散状态,分析了分子筛的酸性和孔道结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高能离子模拟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中的辐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载能粒子辐射损伤对反应堆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载能粒子束特别是高能离子束开展模拟研究的优势,并举例说明了国内利用高能重离子模拟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辐射效应取得的进展。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载能离子特别是高能离子辐照非常适合用于模拟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中由粒子辐射引起的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变化,是模拟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辐射效应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Radiation damage in structural materials of fission/fusion reactors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evolution of intensive atom displacement damage induced by energetic particles ( n, α and/or fission fragments) and highrate helium doping by direct α particle bombardments and/or (n, α) reactions. It can cause severe degradation of reactor structural materials such as surface blistering, bulk void swelling, deformation, fatigue, embrittlement, stress erosion corrosion and so on that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reactors. However, up to now, behavior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at the end of their service can hardly be fully tested in a real reactor. In the present paper, damage process in reactor structural materials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the advantages of energetic ion implantation/irradiation especially high-energy heavy ion irradi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on simulation of radiation effects in reactor candidate structural materials using high-energy heavy ion irradiations are introduc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rradiation with energetic particles especially high-energy heavy ions is a very useful technique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s and macro-properties of reactor structur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05.
以1,3-丙二胺为模板,水热合成了三维孔道结构钒磷酸盐[H3N(CH2)3NH3]2[H3N(CH2)3NH2][H2N(CH2)3NH2][V(H2O)2(VO)8(OH)4(PO4)4(HPO4)4]·4H2O(DAP-V9P8).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法对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DAP-V9P8的无机骨架由[VO5]、[VO6]、[PO4]和[HPO4]通过共顶点连接而成.孔道中充填的丙二胺分子随所处结晶学位置不同,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分子构象.其中,位于//b轴直径达1.82nm椭圆形孔道中心的丙二胺分子碳链呈独特的直线状分布.晶体学参数:a=1.4820(9)nm,b=1.0255(4)nm,c=1.8181(9)nm,β=90.391(8)°;P21/n(No.14);R1=0.0772,wR2=0.2004(I>(2σI)).与等结构的其它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比较.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VⅢ(H2O)2(VⅣO)8(OH)4(H(P,B)O4)4((P,B)O4)4(H2O)2]·3H2O(简称V9(P,B)8-en).典型的反应起始物摩尔比为n(V2O5):n(H3BO3):n(H3PO4):n(en):n(H2O)=0.89:3.50:3.50:3.60:265(pH值为6.5),在175℃、自生压力条件下恒温晶化6.5d(最终pH值为5.9).通过电子探针、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占位度修正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成份、物相及其结构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V9(P,B)8-en为V9P8-en的类质同象化合物,不同晶粒中B与P的含量有差别,B与P之比为O.1:7.9~2.54:5.46(原子比),但恒有V:(P+B)≈9:8.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合成条件,可在保持V9P8-en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同晶取代引入新的化学成份,并由此探讨成份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徐复  陈乐山 《力学学报》1994,26(2):198-206
本文讨论氖氖聚变等离子体理想动力系统的非线性热不稳定性问题,这个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与能量交换。采用几何上零维近似的演化方程。对自治系统,讨论了在各种不同粒子约束定律和能量约束定律下的非线性热不稳定性问题,给出稳定性判据。研究了自治系统不稳定解的非线性演化。  相似文献   
108.
《物理》2014,(10)
<正>编者按2014年9月7日,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黄祖洽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黄祖洽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一面旗帜。他是我国最早深入钻研中子输运理论并在核反应堆理论上卓有建树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和彭桓武先生同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与设计奠基,为我国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为了打  相似文献   
109.
舰船反应堆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必须进行抗冲击设计,而计算方法是抗冲击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论文设计了某反应堆的缩比模型,参加某舰船的实船爆炸冲击试验,测量了反应堆各位置的冲击响应,并以试验数据为输入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采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的方式对反应堆抗冲击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论文采用的抗冲击计算方法可用于舰船反应堆的抗冲击设计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10.
 1942年12月,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在美国诞生,其输出功率只有0.5瓦,但它开启了原子能时代的新纪元。原子能,即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将是人们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人们对于核能的认识和利用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开启原子世界之门--放射性及电子的发现19世纪,科学家们一般都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