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力学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反射全息干涉和反射光弹性方法应用于应力波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半无限平面的聚酯模型在一个截面上的主应力分布解被实验所确定。应力波由摆式重锤的冲击所产生。应用两个外部适当的触发装置触发一个双脉冲红宝石激光器(0.5焦耳/每脉冲)。模型的一个表面做成全反射面,利用对这个表面的反射式全息干涉法和通过模型的另一表面的反射式光弹性法可以记录冲击后不同时间延迟的等和线与等差线条纹图。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光学》2014,(3):516-516
正丰田中央研究所试制出了车载近红外线激光雷达系统,配备在行驶的汽车上,可三维识别周围的行人、汽车、建筑物及地形等,并在"第61届应用物理学会春季学术演讲会"上,公布了试制系统的实验结果。激光雷达是实现自动控制车速等的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以及未来的自动驾驶要使用的核心技术。可由照射的激光及其反射光,实时三维识别周围的形状。还可与地图信息对照,  相似文献   
33.
单轴晶体上反射光的偏振和布儒斯特方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林 《大学物理》1993,12(6):9-10,5
  相似文献   
34.
观察了足部三个原穴在月经前后人体气血盈亏变化过程中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性,探讨了穴位在反映人体气血方面的特异性。采用线阵CCD探测器的光纤光谱仪获取太冲(LV3)、太白(SP3)、冲阳(ST42)三个穴位在月经前后400~700 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并对特定波长处的反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同名穴位反射率有差异,但光谱轮廓相似,波谷均出现在423.16,544.06和577.47 nm处。太白月经中较月经前、后变化明显高于太冲、冲阳(P0.05),太白、冲阳月经中的反射率高于月经前和月经后,具有统计学意义。月经前后穴位反射特性变化与机体气血由盛而衰变化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相图讨论了一个反射光点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36.
详细研究了激光反射光声法的测定原理、实验装置及影响参数。利用反射光声效应进行膜上痕量样品检测,对精氨酸定量线性范围达2个数量级(5×10-2~5×10-4mol/L)。检出限为152pmol。方法用于药物中精氨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数字灰度光刻成像物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数字灰度光刻成像系统中栅格效应对像质的影响.在成像系统优化参量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作效率、光刻准确度、加工制造成本等因素,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消除数字灰度光刻成像栅格效应的光刻物镜.此光刻物镜技术指标为,数值孔径NA=0.3,工作波长λ=442 nm,倍率10×,分辨率R≤1.2 μm,焦深4 μm,且镜片数量少,光学加工、光学校装公差要求低.结果表明,该镜头完全满足数字灰度光刻高质量成像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
作物的生物含量与作物的光学特性有直接的关系,而植物叶片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又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学特性。植物叶片的BRDF体现了叶片在各个方向不同的能量反射能力,直接影响植物叶片的光谱检测结果,也是植被冠层宏观光学特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植物叶片的BRDF光学特性及表现出的规律性展开研究和讨论,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无损检测光谱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利用作物光谱模型反演理化特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介绍了植物叶片的BRDF快速获取方法及自主研发的方向性光谱检测仪器,该仪器能够在入射光的方位角和天顶角、接收探头的方位角和天顶角这四个维度进行调整,实现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反射光谱数据采集。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呈纵向分布,因而体现出较为显著的各向异性,玉米和小麦是两种较为典型的单子叶农作物。通过自主研发仪器获取不同波段范围下的玉米和小麦的反射光谱信息,并分析总结其反射分布规律。采用文中所介绍的BRDF计算方法对光谱数据以及白板校正数据进行计算,再结合MATLAB程序对光谱反射数据的图像映射,对反射结果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量这两个叶片典型理化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采用ANIX系数对叶片的各向异性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选取小麦在可见光波段以及玉米在近红外波段的数据,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在各波段下的fr分布均关于入射天顶角两侧微小空间对称,在相同波段下,不同入射天顶角下的fr值大小基本一致;在相同入射天顶角下,小麦在800 nm波段下的fr值最大,680 nm波段下的fr值最小,这是由于680 nm波长附近是叶绿素强吸收的特征波段,而800 nm附近是叶绿素反射的特征波段,且在相同波段下,叶绿素浓度的升高会导致fr值的增大;在水的强吸收特征波段1 450 nm下,玉米的fr值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增长。分析表明,作物的BRDF特性能够有效反映叶片主要生物含量的变化,同时计算所得到的各向异性指数也体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稳定且可靠的作物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9.
应用光谱方法测量生物组织成分时, 信号的拾取一般有两种方法:透射法和反射法。其中,根据光纤测头与生物组织接触与否,反射法分为接触和非接触两种形式。接触测量时, 只有携带了组织信息的深层反射光进入测头, 但接触测量中压力、温度等变化会导致测量条件的变化,进而影响光谱数据的稳定性;非接触测量时, 虽然克服了接触压力、测头温度等对测量的干扰,却会导致不携带光与组织相互作用信息的表面反射光进入测头,由于表面反射光强度高且集中,将会影响检测器的动态范围。因此非接触测量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消除生物组织表面反射光的影响。针对非接触测量中生物组织表面反射光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课题组之前提出的正交偏振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首先,以不同被测物为对象,研究了表面反射光的偏振态,结果表明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度与表面粗糙度密切相关,表面粗糙程度越小,偏振度越高,由此推断出,经表面光滑的Intralipid溶液反射后的表面反射光具有保偏特性;然后,以Intralipid-20%溶液为被测对象,对正交偏振法消除表面反射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正交偏振法可以消除97%以上的表面反射光;最后,比较分析单波长下不同源探距离处的接触和非接触式光谱测量曲线,二者高度重合,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正交偏振法消除表面反射光的有效性。该研究通过评价正交偏振法消除组织表面反射光的能力,旨在消除接触式漫反射光谱检测中测量条件变化对测量的影响,以期推动近红外无创光谱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0.
这是真的吗     
《数学大王》2014,(9):12-13
正男孩的友谊,女孩的友谊嬉戏,而男孩子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会过于亲密?这是因为他们建立友情的方式不同。男孩通过竞争获得友谊,而女孩则通过倾诉、聆听、支持和安慰来交朋友。所以,当一个转校生到来时,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