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文计算了任意组元的经典实际气体混合后的压强与熵,从而证明了实际气体混合后并不遵从道尔顿分压定律和吉布斯熵定理;与经典理想气体相比,讨论了实际气体混合后修正项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用直流碳弧法在He气氛和Ar气氛(压强为10—80 kPa)下制备碳纳米管,在770℃下将阴极深积物氧化至原重量的1%,得到纯的碳纳米管,测量不同气氛及压强下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室温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讨论了不同惰性气氛及压强对所制备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及ESR谱线型、g因子、线宽和相对自旋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3.
本论文采用可控压强水热法,以Cu(CH3COO)2为前驱物, 200 ℃下,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合成出束状和塔状结构形貌的Cu2O. 考察了前驱物的浓度,初始压强等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说明,反应压强对氧化亚铜的形貌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随压强的提高所得Cu2O的光吸收增强,吸收峰的位置随压强的提高而发生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34.
图1所示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演示器材,用于演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玻璃筒各端口都用橡皮膜封住,无法与外界大气压相通.当将实验器材置于水槽中时,玻璃筒内的密闭气体由于橡皮膜向内凹陷而被压缩,导致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影响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5.
傅永平  郗勤  王栋 《物理通报》2017,36(3):29-30
基于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 计算了原子核内核子的夸克总能量和束缚压强. 该方法可用于近代物理教 学, 提升学生对前沿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36.
王海阔  任瑛  贺端威  许超 《物理学报》2017,66(9):90702-090702
将六面顶压机立方压腔内置入电路,采用原位电阻测量确定Bi,Tl,Ba相变的方法,标定了压腔内不同位置的压力(强).通过标定立方压腔顶锤表面的压力并结合计算,分别得到了外部加载与压腔密封边受力以及合成腔体受力的对应关系.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外部加载的增加,当腔体压力达到5 GPa时,消耗在压腔密封边上的加载急剧上升,消耗在合成腔体的加载趋于不变,从而导致立方压腔压力达到上限.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了立方压腔在高压下的受力状态,解释了立方压腔的压力难以超过7 GPa的原因.结合立方压腔的几何结构,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用高体弹模量的物质作为传压介质,同时采用低体弹模量的物质作为密封边提高立方压腔压力上限的可行方案.通过定量标定叶腊石压腔轴向的压力梯度,给出了压腔内沿对称轴不同位置压力值的计算方法,此方法可为高压实验提供更精确的压力数据.  相似文献   
137.
大迎角细长体绕流背涡结构与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沛清  邓学蓥 《力学学报》2002,34(2):248-255
结合实验成果,对大迎角细长体绕流结构及其气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势流理论,探讨了大迎角下非对称侧向力沿物体轴线的变化特征与分离背涡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截面侧向力系数沿轴向呈现正弦型曲线的变化特征是由轴向旋涡不断脱落所形成的多涡系统诱导的结果。对于三涡以上的多涡系统中,对称的物面压强分布并非一定对应对称的涡结构。  相似文献   
138.
气体栓塞现象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体栓塞现象做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9.
温度从室温到10ev的状态方程一直是实验室和工程应用中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实验状态方程数据,对各色各样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对低温稠密等离子体而言,TF模型的计算结果不再令人满意。Zink在早些时候对TF模型作了非自洽的电子壳层效应修正,但他给出的壳层效应明显太强了。Rozsnyai则把Zink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自洽场方法,但他只计算了电子的动压,在低温情况下,压强的走向不对,无法在常温常密度附近形成固体。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对冲击角为90°,60°和45°掺气与不掺气二维射流作用于水垫塘底板上的动水压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揭示出:掺气使射流作用于塘底冲击区的时均压强明显减小,压强脉动强度明显增大;时均压强服从正态分布,脉动强度则符合t分布,且均存在自模性,分析了最大时均压强及脉动强度与水垫深度、掺气浓度及冲击角的关系,并给出了经验公式,提出了水团与气团交替作用的物理图象,解释了掺气对动水压强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