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3篇 |
免费 | 1254篇 |
国内免费 | 337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644篇 |
晶体学 | 212篇 |
力学 | 112篇 |
综合类 | 138篇 |
数学 | 30篇 |
物理学 | 29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81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199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397篇 |
2013年 | 374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305篇 |
2010年 | 308篇 |
2009年 | 336篇 |
2008年 | 420篇 |
2007年 | 334篇 |
2006年 | 423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330篇 |
2003年 | 354篇 |
2002年 | 277篇 |
2001年 | 310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203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183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76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抛光粉颗粒度对高功率激光玻璃材料抛光效率和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酸盐钕玻璃、熔石英和BK7是3类用于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主要光学元件材料.实验中采用不同平均粒径的氧化铈抛光粉对上述3类材料分别进行抛光,对特定材料抛光去除量和抛光粉平均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由于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特定的材料需选用相应平均粒径大小的抛光粉才能达到最佳的抛光效率.实验还就上述3类高功率激光玻璃材料抛光中各个阶段的抛光粗糙度与抛光粉平均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某一规格抛光粉的粒径对不同特性材料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影响表征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将无机盐NH4F加入到MnO2的前驱体溶液中,通过高效、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氧缺陷的F掺杂α-MnO2纳米棒(记为F-MnO2)。氧空位和F掺杂对提高F-MnO2的导电性、促进离子扩散、提高倍率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F掺杂,形成了F—Mn键,这可以有效地抑制放电产物中Mn3+的Jahn-Teller畸变,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得益于这些协同效应,组装的Zn||F-MnO2全电池在0.5 A·g-1下,首圈放电比容量高达274 mAh·g-1,且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通过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GCD)曲线证明了F-MnO2的储能机制为H+和Zn2+的共嵌入/脱出过程。 相似文献
17.
硫代糖苷在糖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几年来有关硫代糖苷在一些复杂寡糖及其缀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c轴高度定向的YBa2Cu3O7-δ高Tc超导薄膜经300~750℃退火后的红外反射光谱和不同掺Zn量的YBa2Cu3-xZnxO7-δ块状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根据这些光谱中Cu-O吸收峰的变化,证实了在YBa2Cu3O7-δ体系的红外光谱中,630cm^-1、590cm^-1、和550cm^-1三个吸收峰分别对应的Cu-O伸缩振动膜,以及与氧缺位的关系。并讨论了二维电子气屏蔽对吸收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解释了La2CuO4+δ(0≤δ≤0.09)和La2-xSrxCuO4(0≤x≤0.3)两种p型系统含铜稀土氧化物中的电阻和Seebeck系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在室温以上,一氧大气压下的La2CuO4+δ系统趋于失氧;在500 K以上,超导样品显示出失氧的一级相变,并且恢复到反铁磁相。在转变温度T1≈300 K以下,对0<δ<0.05成份的样品,相分离成反铁磁相和超导相;而在Tcρ≈100 K的温度范围内,超导相进一步分离成富空穴和贫空穴畴。在0.04≤δ≤0.09范围内,Tc处的电阻陡降出现了台阶;我们认为,它反映了电子成对的起伏。在La2-xSrxCuO4系统中,对于成分为01≈300 K以上,空穴的运动是弥散的,但是ΔHm=0;而对于x≥0.22的样品,经历了从平滑到Fermi液态的转变。成份为0c1范围(其中空穴继续以弥散方式运动)是亚稳的,但是,在Tcρ≤150 K范围,出现了电荷起伏。当样品冷却通过T1时,对于成份为0.15≤x≤0.2的样品,经历了由弥散到强质量增强巡游电子状态的转变;在Tc处,从均匀的修饰电子的正常态凝聚成超导的载流子对。在超导成份样品的正常态中,不寻常的电子-晶格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在CuO2面上从更离子性的到共价性的Cu:3dx2-r2─O:Pσ键合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轨道杂化和Hubbard U参量随Cu─O键长和Cu原子上的外表局域氧化态都产生灵敏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