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4篇
  免费   2908篇
  国内免费   6440篇
化学   20458篇
晶体学   955篇
力学   829篇
综合类   342篇
数学   354篇
物理学   625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721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1575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273篇
  2011年   1373篇
  2010年   1183篇
  2009年   1285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1317篇
  2006年   1250篇
  2005年   1390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144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857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二(苯腈)-二氯化钯为催化剂,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通过芳卤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了E式α,β-不饱和酰胺。碘代芳烃的偶联产率较高,从而建立了简便的2E-不饱和酰胺立体选择合成法。  相似文献   
92.
93.
侯雪龙 《有机化学》1994,14(3):314-336
超分子化学 仅在不多年前,有机化学的主要兴趣还在于富有艺术性地合成一些共价分子结构及其机理的研究。对于一些非键合的相互影响(如溶剂化等)的作用由于缺乏深入了解而局限于在反应式中作粗略地叙述。现在则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只有很少能量参与的变换作用不仅在整个生物现象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在凝聚相中已能从分子水平加以理解,并且能以应用目的加以检验。主客体化学,这一可定义为一个分子对另一个分子的特殊溶剂化作用,或从经典角度解释为主客包容络合作用的化学,始终处于这一进展的前沿位置。  相似文献   
94.
相转移催化剂—β环糊精催化下苯基甘氨酸选择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5.
陈昕  淳远  严爱珍 《催化学报》1994,15(5):375-379
本文报告了用化学蒸气沉积法精细调变沸石孔径的结果,着重考察了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硅醚沉积条件的关系。间二甲苯和均三甲苯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用Si-(OEt)4制得的SiHβ和SiHZSM-5上的吸附速率及吸附量明显下降,证实沸石的孔口得到了调变。正己烷的吸附等温线和异丙醇探针反应,沸石孔容和孔道内酸性未受孔口调变的影响。结果还表明Si(OEt)4未进入沸石孔道,而六甲基硅醚分子则进入Hβ沸石孔道,  相似文献   
96.
中药川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药川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杭白芷 (Angelicadahurica (Fisch .exHoffm .)Benth .etHook .cvhang baizhiHort)的干燥根。川白芷为我国传统中药 ,主治头疼、鼻炎、癣症等疾病。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南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光敏、活化交感系激素等多种药理作用[1] 。已有文献对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现白芷中主要含香豆素成分[2~ 4] 。四川遂宁产川白芷为道地白芷 ,其药性好 ,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 ,本文对遂宁产川白芷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  相似文献   
97.
Fe(110)面上直接在室温时吸附的CO同先在170 K吸附然后升温到室温的CO吸附有所不同. 前者有解离而后者无解离; 另外, 前者的饱和吸附量比后者低. 这可以用前者发生了解离来解释. 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以下的设想, Fe(110)面上的CO解离除了需要足够的热能而外, 还需要在表面的吸附位上有邻近的其它未被覆盖Fe原子的存在, 即需要一定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98.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ion in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at different voltages and at diffe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s. By SEM, XRD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wa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CIT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CoO2 is about 10-12 cm2·s-1. During the whole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in the voltage of 4.0~4.3 V,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相似文献   
99.
100.
WS2 超细粉体的固相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S2 超细粉体的固相法合成;WS2;固相反应;过硫系数;高能球磨;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