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化学   155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9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CF靶丸中液氢层厚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靶丸内部的质量守恒,提出了计算惯性约束聚变靶丸内液氢层厚度的函数关系式,从而得到了求解惯性约束聚变靶丸内液氢层厚度的一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液氢层厚度的各类因素如温度、充气密度等进行了讨论。该模型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惯性约束聚变中的燃料气体氘、氚或者氘氚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W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in-plan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suspended platinum nanofilm in thickness of 15 nm.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 resistance-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the studied nanofilm are much less than those of the bulk material, while the Lorenz number is greater than the bulk value.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reported previously for the platinum nanofilm in thickness of 28 nm, we further find that the in-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 resistance-temperature coefficient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ing thickness of the nanotilm, while the Lorenz number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thickness of the nanofilm.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ong size effects exist on the in-plan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latinum nanofilms.  相似文献   
13.
平面波通过强度不相等的两个δ势垒问题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面波通过强度不相等的两个δ势垒(阱)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作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得到了此问题的解.讨论了解的物理含义,分析了入射波产生共振透射的条件及其亚稳态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4.
pH微电极法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的厚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pH微电极和超微游标移动装置, 首次提出和建立了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厚度的方法, 这是海水微表层取样和研究上的重大创新. 应用直线相交法, 测定的海水微表层厚度约60 μm; 这不仅与按传统的平板玻璃法和“海水物理-化学突变层”测定的海水厚度为(50±10) μm一致, 也与国际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文中方法在海洋化学上将有重要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INDO系列方法对苯甲酰苯胺激发态质子转移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 求得了基态和激发态反应的位能面、势垒过渡态和荧光位移。对整个反应的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有关化合物的光谱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已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仅为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科学家预测这一材料将会在电脑和医学研究领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19.
α-Fe_2O_3微晶表面层厚度的Mossbauer谱表征苏兴才,王寅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合肥230026)姜继森(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表面层厚度,α-Fe_2O_3微晶,谱物质表面分子所处环境不同于内部分子,表...  相似文献   
20.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研究电化学合成聚苯胺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微共焦拉曼技术被用来研究电化学合成的聚苯胺(PANI)膜. 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发光聚焦深度,聚苯胺膜的拉曼光谱有明显变化.从而反映出聚苯胺膜的掺杂程度在膜生长过程中随膜厚度的增长而增加. 并由X射线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