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58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088篇
物理学   10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张雅芳  杨帝 《珠算》2012,(5):80-81
如今,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深入企业生产、运营的血脉之中,做到以风险为导向,以管理为重点,实现对新形势下公司监管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成为当前审计工作的核心要务。  相似文献   
132.
4 面向新课程改革物理试题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能力、激发研究和创新意识是物理教育的根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现阶段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选拔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3.
从大学生教育目的、能力结构及大学物理课的自身特点出发,阐述了大学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分析了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发展面临的状况,特别是如何激发军工科研所创新能力,梳理了提高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本思路,对如何调动全体员工做出创新性工作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提出了加强自身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重要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5.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中学物理的主要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较旧大纲作了更突出的阐述,因而实验教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也应该看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乏仍存在着按图索骥,照方抓药的机械行为.作为把握实  相似文献   
136.
几百年来,我国传统的珠算乘法,虽形式各异,都离不开横列积一层层地错位相加。  相似文献   
137.
充分发挥基础物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泽民 《大学物理》1995,14(9):39-40
基础物理课不仅是传输物理知识的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课,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基础物理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吴英 《物理通报》2007,(1):25-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反思理论在英美等国兴起,进而影响了世界范围的教育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其进一步解读与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9.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考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考核只有做到全面、公平、公正、合理、激励创新,才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0.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明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即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研究性学习”固有的价值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其学习目标和课程价值必须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