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284篇
化学   5067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274篇
综合类   157篇
数学   299篇
物理学   119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单分散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分散纳米微粒既可以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直接制备,也可以通过对多分散纳米微粒体系进行分级分离获得。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单分散纳米微粒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直接制备和分级分离这两种获得单分散纳米微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2.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及其若干色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林  张建华 《分析化学》1998,26(12):1413-1418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它组合了HPLC和电泳两种技术,为分离提供了更多可控制的因素。介绍了压力流驱动电色谱的装置和毛细管电色谱柱的装置方法,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电色谱分离的因素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证明。最后尝试性地将电色谱法用于测定香蕉样品中萨索啉(Salsolinol)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3.
铑-铱分离-向被认为是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即使文献曾报道Rh-Ir的分离,但实际Rh并未与萃取剂或吸附剂反应,而是与非贵金属离子一同留在溶液中。我们曾用光谱半定量方法研究了AP树脂对Rh、Ir的吸附行为,结果是Rh不被吸附而Ir能被吸附。本文通过改变Rh的离子状态,使之能被AP树脂吸附完全,而与留在溶液中的非贵金属分离,然后在柱上用不同淋洗液再使Rh-Ir分离。  相似文献   
174.
对聚苯醚(PPO)进行了苯环溴代、甲基溴代以及胺交联,发现苯环溴代可提高O_2、N_2透过率(P),而选择性(α)基本不变。甲基溴代则相反,P降低、α有明显提高。调节两者比例可得到P、α兼优的O_2、N_2分离膜。甲基溴代后进一步胺交联可得到α更高、耐溶剂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75.
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陇梅 《有机化学》1989,9(5):402-41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非常多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上令人注目的新化合物,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关注。本文按萜类、太环内酯、聚醚类、生物碱,环肽、含氰化合物、甾醇、聚丙酸酯类化合物等化学结构来概述海洋天然产物研究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6.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对恒定混合萃取比的三元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中有效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串级萃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有效分离系数确定三元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7.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检测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分析方法从离线/手动操作向在线/自动操作方向转化。流动注射(FI)作为非均匀和非平衡状态下的溶液处理和微量进样技术,是实现上述转化的有力工具。FI可与不同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手段结合,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实用性。在众多联用技术中,FI—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检测联用技术特别受到分析化学界的青睐。这种联用不仅可以克服常规离线操作费时、污染环境和试样/试剂消耗大的缺点,而且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显著改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进行多种成分同时检测(对ICP—AES,DCP—AES  相似文献   
178.
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预富集水中痕量钼(Ⅵ)的新方法,方法的机理在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钼(Ⅵ)螯合后被活性炭中附,然后用NaOH解吸下来,再用水杨基荧光酮与钼(Ⅵ)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钼(Ⅵ)的含量;详细研究了影响Mo-PAR螯合物定量吸附于活性炭上的各种参数,找出了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包括吸附酸度、PAR用量、吸附时间、解吸酸度等;该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干扰小,避免了常规方法中用浓硝酸消化活性炭费时和污染大的解吸方法,该法已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钼(Ⅵ),加标回收率达到94%-97%。  相似文献   
179.
将Fe3 载于丙烯酸树脂上,制备了在非水介质中对鞣酸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配位吸附树脂.在甲醇中,树脂对鞣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4mg/g,吸附为粒扩散控制过程.动态吸附中,树脂对鞣酸的泄漏吸附量为25mg/g,饱和吸附量32mg/g.采用5%的甲胺乙醇溶液作洗脱剂,洗脱率95%.树脂在吸附及洗脱过程中未见Fe3 脱落.  相似文献   
180.
以CAB高分子为膜材料,研究了铸膜液的溶剂体生添加剂对膜形态及选择性渗透N2、O2、CH4、CO2等气体的影响。溶剂体系以丙酮为基本组分,混合甲酰胺或乙酸,可得到具有好的气体渗透性或气体选择性的非对称膜,通过溶剂的红外光谱羰基吸收峰的偏移,认为溶剂体系有可能存在Lewis酸;碱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