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0篇 |
免费 | 698篇 |
国内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51篇 |
晶体学 | 10篇 |
力学 | 170篇 |
综合类 | 30篇 |
数学 | 179篇 |
物理学 | 17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64.
金孙均 王友宝 苏俊 颜胜权 李云居 郭冰 李志宏 曾晟 连钢 白希祥 柳卫平 山口英齐 久保野茂 胡钧 D.Kahl 郑孝顺 文俊永 寺西高 王宏伟 石山博信 岩佐直人 小松原哲郎 李二涛 张健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32(3):274-279
在日本东京大学CRIB 次级束装置上,用长气体靶开展了22Na+ α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针对长气体靶实验中的两体运动学重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构建空间复杂几何关系、计算能量损失以及反应运动学的逐事件分析方法;对22Na+α共振散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得到了Ec.m. = 4.2 ~ 5.4 MeV 区间22Na( α,α ) 的激发函数,从实验的激发函数中观测到了复合核26Al 5 个较为明显的共振峰。鉴于26Al 共振态的衰变模式比较复杂,本工作发现的26Al新共振态的能级性质有待进一步的理论分析。The 22Na+α resonant scattering is studied via a conventional thick target inverse kinematic method with an extended gas target. A data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two-body reaction kinematic reconstruction, in which the spatial geometry, the reaction kinematics and the energy losses are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22Na+ αresonant scattering have been thus reconstructed, and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is obtained in the energy interval of Ec.m. =4.2~5.4 MeV. Five resonant states in 26Al are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excitation function. Since several decay modes coexist for the observed 26Al resonant states, multi-channel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thus needed to reveal their structure and decay features. 相似文献
65.
本文改进了银胶的制备方法 ,采用机械方法使银胶体系发生凝聚效应 ,其吸收峰位于435nm附近。当加入其他分子时 ,该吸收带没有明显移动 ,而在 435nm吸收带之外又出现了通常熟知的新的吸收带 ,其峰位随着加入其他分子的量的增加而向长波方向移动 ,本文的量子理论表明 ,435nm附近的吸收带是由银胶体系凝聚效应引起的 ,它应归属于银胶的凝聚特征峰。而在 435nm以外长波方向出现的吸收带 ,分析表明 ,它与银颗粒表面的化学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66.
在FEB-E设计阶段,偏波器从开放式固定板靶优化为封闭式气体靶,以改善偏滤器的杂质控制和增加离子与气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喷气和注入杂质获得的部分脱靶等离子体形成了动态气体靶,喷气能降低删削层(SOL)处等离子体温度,沪入的杂质增加了SOL处的辐射功率,使靶板的负载降低,用NEWT1D编码模拟了SOL处等离子体和杂质(硼杂质)的输运,得到了杂质、等离本温度和等离了体密度分布。着眼于杂质的滞留物辐射,优 相似文献
67.
惯性约束聚变的设计要求在靶丸内形成均匀光滑的氘氚冰层, 靶丸周围的热环境对冰层的质量特别是低阶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对自主研发的黑腔冷冻靶实验装置中的热物理问题展开了数值模拟, 重点考察了黑腔冷冻靶的传热和流体力学特性. 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自然对流对靶丸温度均匀性产生影响的临界条件. 比较了黑腔不同布置朝向时的流场和温度分布, 结果显示黑腔水平布置时自然对流更加强烈, 造成的靶丸温度不均匀性也更大.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消除自然对流影响的可能性, 结果发现仅当黑腔垂直布置时利用黑腔分区方法能够消除对流效应对靶丸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而黑腔水平布置时不能消除. 研究结论对于实验中冷冻靶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实验的开展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为诊断激光打靶产生的电磁脉冲信号分布,选取环天线作为主要电磁脉冲信号采集装置,对靶室内外信号同时进行测试。从天线设计制作到天线标定,描述了脉冲诊断系统的搭建。通过对信号进行采集及处理,对比分析了靶室外、法兰口及靶室内脉冲信号的频域特性和强度。得出靶室内受到电磁脉冲辐射强度最大且频谱分布最广,其次是法兰口,靶室外电磁脉冲信号最弱。总结多次激光打靶电磁脉冲信号频域分布,可看出波峰主要出现在0.5,1.2,3 GHz。电磁脉冲时域结果规律性展示出脉冲持续约100 ns,因靶室内回波振荡,电磁脉冲信号于几ns处及几十ns处有较明显峰值蔟。 相似文献
69.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壳层靶丸金属层电沉积装置,借助计算机模拟了其设计原理,分析了微球的运动及镀层的生长模式,介绍了其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借助理论计算,确定了镀槽的整体尺寸,其中槽体半径确定为5cm。镀槽的特殊结构使微球上部镀层沉积速度较快,结合小球的自转及围绕圆柱体的公转运动实现镀层均匀沉积。镀液及微球的运动模式使镀液流速合并了主盐浓度、小球平动速度、小球转动速度三个关键参数,简化了对沉积过程的控制。在新旧装置上进行了电沉积实验,制备出了镀层厚度分别为9μm和2μm的空心金微球,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装置可制备表面质量良好、厚度均匀且可控的金属微球,镀层厚度由沉积时间、金属层密度、镀液比重、微球芯轴的等效密度等决定。 相似文献
70.
冷冻靶是实现惯性约束聚变高能量增益的重要靶型。冷却臂是冷冻靶的重要部件之一,通过它将冷源与铝套筒相连接,用于获得靶丸内均匀氘氚冰层时所需的精确温度,同时冷却臂也用于均匀夹持铝套筒。首先测试分析了硅材料在深低温下的热传导系数,表明硅材料在该温区具有优异的热传导能力。研究了硅冷却臂结构参数对冷却臂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不同晶向硅冷却臂周向均匀夹持铝套筒的特性,提出基于(111)晶向硅片研制冷却臂。研究了冷却臂力臂夹持力和共振频率,并对硅冷却臂的热-结构耦合进行分析。最后设计具有16个夹持力臂的二级分叉结构的冷却臂。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研制了硅冷却臂样机,并测试了冷却臂的侧壁垂直度和力学特性。将研制的硅冷却臂与铝套筒进行装配,表明冷却臂中力臂的力学特性能够实现对套筒的夹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