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化学   9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542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3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Let E/K be an elliptic curve with K-rational p-torsion points.The p-Selmer group of E is described by the image of a map λk and hence an upper bound of its order is given in terms of the class numbers of the S-ideal class group of K and the p-division field of E.  相似文献   
23.
郭德军  单传家  夏云杰 《物理学报》2007,56(4):2139-2147
通过求解系统的Milburn方程,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和单模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间纠缠和贝尔不等式破坏随时间的演化特性,讨论了偶极相互作用、场与原子的失谐量对纠缠度以及贝尔不等式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间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对纠缠度和贝尔不等式破坏有显著影响,失谐量增大会使两原子的纠缠度和贝尔不等式破坏变大,并且两原子所能达到稳定的纠缠受偶极相互作用系数与失谐量两者之差的影响.同时还发现两原子的纠缠与贝尔不等式破坏并不是单调的函数关系,很小的纠缠也可以产生贝尔不等式破坏. 关键词: Milburn理论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失谐量 贝尔不等式破坏  相似文献   
24.
 针对螺旋线型脉冲形成线放电过程的匝间击穿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螺旋线上轴向电场的因素,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线的螺旋角越大、开关的上升沿越小、负载的阻值越小则越容易造成匝间击穿;针对输出波形的前沿上冲和下凹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加速器内阻抗不匹配段对输出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螺旋线与开关之间连接段的阻抗以及开关和二极管之间过渡段的阻抗,使之接近于螺旋线阻抗,并使电长度减小,可以消除波形的前沿上冲和下凹,得到近似方波的高电压脉冲输出。  相似文献   
25.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0.0中的Solid65和Solid45两种单元类型,对单调水平荷载下素夯土墙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破坏准则,为进一步计算分析木柱梁-土坯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奠定建模基础.  相似文献   
26.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Pd OECC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较高检测灵敏度的 SERS技术 ,对浓度较低的 Pd OECC吸附在银表面上的薄层在室温下进行了拉曼谱的测量。得到 Pd OECC在强光破坏前后的 SERS光谱。在强光照射下 ,β-胡萝卜素分子的 SERS光谱的散射强度明显降低 ,且线宽增加 ,说明强光照射不但改变了β-胡萝卜素的构象 ,而且也改变了 β-胡萝卜素分子所处的微环境。其结果与强光照射前后吸收光谱的变化相一致。另外 ,没有观察到 Pd OECC薄层与银镜相互作用的其它新振动峰或Pd OECC中其它振动峰峰型的变化 ,可见 Pd OECC在银镜表面保持原来的状态 ,这证明SERS技术在光合作用光破坏机理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给出了一个激光对光学材料表面热破坏效应的简化物理模型及数值研究结果。所得到的铜反射镜热破坏阈值与激光脉宽的关系与实验和理论符合很好。提出了反射镜后表面外冷却临界厚度的概念,并得到一个关于多脉冲积累效应的幂定标关系。  相似文献   
29.
翟成兴 《物理》1990,19(1):24-24
1964年,Cronin,Fitch等发现在中性K介子衰变过程中CP守恒的破坏.中性K介子衰变是迄今发现CP破坏的唯一过程,这给弄清CP破坏的机制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关于CP破坏的起因,比较流行的有超弱理论和标准模型两种理论解释. 超弱理论是在发现CP破坏不久由Lincoln和Wolfenstein提出的一个唯象理论.中性K介子按奇异数本征态可分为 K0态(S=+1)与K0态(S=-1),又可按CP本征态分为态(CP=-1).在发现CP破坏前,人们一直认为K1,K2分别是短寿命和长寿命的两个质量本征态Ks和KL.但在CP破坏的实验中发现大约每300个KL中有一个将衰变为两个 介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