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85篇
  免费   8856篇
  国内免费   16727篇
化学   32888篇
晶体学   613篇
力学   4511篇
综合类   1391篇
数学   16124篇
物理学   18941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987篇
  2023年   1428篇
  2022年   1624篇
  2021年   1788篇
  2020年   1798篇
  2019年   1745篇
  2018年   1160篇
  2017年   1637篇
  2016年   1846篇
  2015年   2028篇
  2014年   3509篇
  2013年   3299篇
  2012年   3555篇
  2011年   3780篇
  2010年   3707篇
  2009年   3709篇
  2008年   4023篇
  2007年   3635篇
  2006年   3788篇
  2005年   3620篇
  2004年   3683篇
  2003年   2882篇
  2002年   2137篇
  2001年   1971篇
  2000年   1829篇
  1999年   1538篇
  1998年   1069篇
  1997年   883篇
  1996年   795篇
  1995年   703篇
  1994年   649篇
  1993年   698篇
  1992年   737篇
  1991年   706篇
  1990年   549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224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二甲苯蓝FF褪色-负吸光度法及生色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二甲苯蓝FF褪色 负吸光度法及生色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的方法,其Sandell灵敏度分别为9.08×10-4及2.54×10-3μg/cm2,线性范围为0.01~1.2mg/L及0.03~1.2mg/L。检测了湖水及池塘水中的亚硝酸根。  相似文献   
142.
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邻位和间位取代1-氯葸醌的分子内卤键进行了研究.用电子定域函数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对分子内卤键的性质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到的密度矩阵进行σ-π兀分离,得到了π-键的键径和分子图,并讨论了。电荷密度和兀电荷密度对卤键的影响.结果表明,键鞍点和环鞍点处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均可作为衡量分子内卤键强度的量度.键鞍点和环鞍点处的电荷密度P越大,键鞍点与环鞍点的距离越大,卤键强度越大.除σ电荷密度外,π电荷密度对分子内卤键的性质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食用肉制品中游离谷氨酸及其盐的方法。将肉制品样品绞碎,混匀,称重后用水萃取样品中的游离谷氨酸及其盐,水相经涡旋、超声、离心、净化、过滤,在正离子电离模式(ESI+)和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用UPLC–MS/MS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流动相:A为0.2%甲酸水溶液,B为0.2%甲酸的乙腈,流量为0.35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3.0mm,1.8μm),柱温:40℃;进样体积:5.0μL。谷氨酸钠的质量浓度在0.01~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4.4 mg/kg(以谷氨酸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2.2%,加标回收率为95.6%~98.0%。该方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用于肉制品中游离谷氨酸及其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4.
在各主要国家对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定义及其限量要求,以及各国现行的检测VOCs的国家标准方法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并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应用于VOCs的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了详述(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采用氧化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含量Fe掺杂的Fe-Mn/TiO2低温脱硝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80~180 ℃范围内的脱硝能力并通过XRD、BET、TG、H2-TPR、NH3-TP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的加入并没有改变Mn/TiO2的主要晶相,仍是锐钛矿型的TiO2,MnOx和FeOx均以非晶态结构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而且Fe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表面酸性位点,从而提高其低温脱硝性能.Fe掺量在Fe/Ti为0.10时催化剂具有最佳性能,在120 ℃时脱硝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8.
邵霞  张睿  陆文聪  卢春 《人工晶体学报》2013,(2):305-309,3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C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和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网络诱导剂的加入有利于样品在室温下静置后更快凝胶,经600℃焙烧3 h后样品中二氧化钛晶粒有不同程度长大,其特征峰更加明显,且其中二氧化钛晶粒为锐钛矿型;乙酰乙酸乙酯的加入有利于溶胶-凝胶的形成,且随着乙酰乙酸乙酯加入量的增加,TiO2-C纳米复合材料的孔容和孔径均增加。  相似文献   
149.
朱慧  夏云生 《分析化学》2021,49(7):1089-1105
纳米超粒子(Supraparticles,SPs)是指将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粒子单元,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分级结构的纳米聚集体.SPs不仅具有新颖多样的集合性质和协同效应,并且其丰富可调的形貌与空间拓扑结构为其与各种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多尺度和多维度的可能性,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疾病诊疗等领域具有广阔...  相似文献   
150.
标题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嘧啶类、吡唑类等产品.本文利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在B3LYP/6-311G(d,p)模式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此化合物的最稳定晶体结构以及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